第141章 新城4(第1/2 頁)
楚家對此有不同意見。
楚家對南洋有極其惡劣的記憶,多數族人都不同意搬去那裡。但楚善鳴總不能公開地說,因為那上面有太多楚家怨魂,所以不想過去吧。楚長霖只好事先找周懷民溝通,由他來引導其他家主的意見。
此規劃圖已是第二版,楚長霖對所作的修改講解完,便開始商議選址問題。周懷民站起來,走到一旁的地球儀,隨手撥了下,讓它慢慢轉動起來,同時道:“世界主要的航道咽喉,馬六甲,蘇伊士,直布羅陀,開普敦,巴拿馬等,它們之間的航道大概是這樣的。”
他手指劃拉幾下,然後指出,這個港口城最好建在航道區域,才有可能實現以港口帶動城市發展的目的。他舉例,新加坡就是依託馬六甲起來的。他們這個新城的位置選對了,不敢說成為第二個新加坡,但成為一個擁有十萬人口的港口城市,是可以的。再加上原住民,足以為七個家族提供新鮮血液。
說起航道,在場眾人自然是周懷民最瞭解,畢竟他的公司就是做國際航運的。
他這樣一說,新城的選址就被限制在了一定範圍內。之後的時間裡,眾人再綜合討論過其他諸如氣候和文化等因素,選定了三個地方。下一步將成立預研小組,到實地考察。另有團隊繼續完善城市規劃設計。
討論完畢,這次的高層會議就結束了。
楚長霖瞥了眼周懷民,暗自笑了下。先把選址限定在三個地方,下一步再排除掉其他不想要的,楚家內部反對的聲音就會少一大半。
楚善鳴讓大夥兒留下來吃晚飯,問他們有什麼要求沒有,邱宗坤卻急匆匆地拉著冉惠瑾出了書房。
“宗坤這急性子,能憋到這時候,也算是長進了。”譚耀德打趣道。
其他人也是一笑。他們都知道邱宗坤不想搬。
邱家以林礦業為主。
主要靠大範圍囤積林地,然後分割槽塊砍伐,幾年收一茬。這是冉惠瑾為邱家設計的,省事又穩健的理財方式。邱家人不多,相對簡單的產業交給邱宗坤的五個兒子打理正是合適。再加上基金的盈利,只要他們沒有一次性把樹砍完揮霍掉,能穩穩吃一輩子。
現在冉惠瑾要投資一個前景難料的新城市,邱宗坤不樂意了。他拉著冉惠瑾進了小書房,門都沒關,就說:“我邱家種樹為生,建新城跟我有什麼關係?我不去。”
在他看來。邱家參與新城專案,為城市提供些樹苗就行了,冉惠瑾卻要從基金裡掏錢出去,那都是他的錢啊,居然只通知他一句就完了。他擔心自家的產業會折在裡面,影響他以後的生活。
再說,他早就想拿回基金管理權,只是苦於沒有辦法。這次他找上冉惠瑾除了表達反對,還想要接管家族基金。
冉惠瑾就說:“邱家的林地還在,只是基金會投入一部分。”
“你別唬我。一級計劃就是16億刀,就算邱家只出小頭,大幾千萬總是要的吧?還有二級計劃,兩百多億啊,幾個邱家都不夠填的。”邱宗坤說得頭頭是道,顯然是下過功夫。
“還有其他合作伙伴的。”冉惠瑾說。
“風險還是太大了。”
“投資肯定有風險的,但以後,邱家能安穩好長的時間。”
“我只要我這一輩子安安穩穩就行。”
冉惠瑾斜眼瞅著這個表哥,無話可說。
“要麼你把基金分一半給我管,我就答應了這事。”
“你想要分家?”
“這麼說也可以,總之,我拿一半。”
冉惠瑾不可置信地看著他。“你那麼多個孩子,只給他們一半?要分,也該按人頭平均分。”
“不行。”
“表哥,外婆交代我的是照顧你和邱家。你的孩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