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清穆宗載淳(第1/2 頁)
簡介
愛新覺羅載淳是清朝的第十位皇帝,公元1856年出生於紫禁城儲秀宮。是咸豐帝的長子,生母是孝欽顯皇后葉赫納拉氏,也就是那個著名的慈禧皇太后。
如何登基
咸豐帝和慈禧生了二個兒子,但是那個死的早,所以一直載淳就成為咸豐帝唯一的兒子。1861年開始上學,到七月份的時候,咸豐就病危了,,隨後召集肅順等人為輔政大臣,立載淳為皇太子。隨後咸豐在熱河病逝,載淳就正式登基,同時尊自己的親生母親葉赫納拉氏和咸豐的皇后鈕鈷祿氏為皇太后,就是後面歷史上有名的慈禧太后(生母)和慈安太后(嫡母)。載淳叫清穆宗沒幾個人知道,但是他的年號很出名,就是
登基後所作所為
登基的時候載淳只有六歲。所以年齡很小,於是就慈安和慈禧兩人一同垂簾聽政。慈安是個沒有野心的皇后,但是慈禧卻不一樣,權力慾很強。當時朝廷有三股勢力,分佈是咸豐任命的顧命大臣肅順為首的勢力,另外一股勢力就是前面提到的咸豐的六弟奕欣,俗稱鬼子六,還有一股勢力就是帝后勢力,當時慈禧太后一個人勢力不大,所以他要哄好慈安,聯絡鬼子六。為啥是聯絡鬼子六而不是和肅順一起呢,因為他先是讓大臣申請,皇帝年幼,應該讓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結果肅順他們不同意。於是就和肅順他們對立了,於是就聯絡奕欣,並且承諾一旦成功,清除肅順他們勢力,兩太后聽政,恭親王奕欣輔政。奕欣得到策劃的計劃的時候,也是一拍即合,迅速聯絡外國勢力,取得外國勢力的支援後,不顧八大臣的反對,前往熱河奔喪,表面是奔喪實際上是和慈禧聯絡,密謀政變。隨後分別行動,奕欣最後取得朝中一些大臣的支援,而握有兵權的蒙古將領曾格林沁等人也表示效忠兩宮太后,於是在兩宮的催促下,八大臣只得同意返回北京。隨後兩宮太后先行到達北京,做了政變的前期準備,肅順等人護送咸豐的靈柩到達北京,結果一到北京就被革職拿問,隨後肅順被處斬,其它自盡的自盡罷官的罷官。
這時候的國內形勢太平軍還是發展的如火如荼,同時另外一軍捻軍也是蒸蒸日上。所以慈禧和鬼子六上位後,繼續延續咸豐的政策,任用漢人地主武裝,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陸續出來。先是曾國藩最終平定太平軍,隨後李鴻章收拾捻軍。左宗棠也開始由一個浙江師爺逐漸成為一方諸侯逐漸幫助朝廷收復浙江很多地方。
慈禧太后一直貪戀權力,所以一直到同治帝17歲,才讓同治親政。在封皇后的問題上,兩宮太后也不一致,慈安喜歡阿魯特氏,慈禧喜歡富察氏,同治本人也比較喜歡阿魯特氏,所以最終封了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為慧妃。
親政後的同治做的第一件事就很混賬,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內憂外患下,竟然要求重新修繕圓明園。很多大臣都上書請求緩修,錢不是賠款就是打仗。結果年輕的載淳根本不聽,硬是堅持要求重修圓明園。當然他之所以這麼堅持最主要的是聽慈禧回憶之前的圓明園的繁華,想為了討得慈禧的歡心而已。
當然在最後幾個皇帝裡面,同治一直被認為至少比他父親還稍微強一點的就是所謂的同治中興,主要這個階段各地的反叛被蕩平了,國外勢力這時候也相對消停一點,所以以奕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為首開展了洋務運動,第一次開始向人家學習先進經驗。這是他統治下的一大亮點。
如何死亡
但是在1874年二月,日本以臺灣高山族誤殺琉球船民為藉口,出兵臺灣,三月日本侵略臺灣,這時候的清政府不是在維護祖國統一,而是為慈禧這個早該死幾千次的女人在過壽。隨後在1875年1月12日,得了天花的載淳在養心殿病逝,死的時候只有19歲。死後被安葬在惠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