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雍正廢后風波(第2/4 頁)
她凝視著窗外的宮牆,心中暗自盤算著:“皇后失勢,宮中的勢力格局必將重新洗牌。那些平日裡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此刻也許正蠢蠢欲動,尋找著新的靠山。我若是能把握住這個時機,或許能夠在這場爭鬥中佔據一席之地,甚至是扭轉自己的命運。”
熹貴妃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她知道,自己必須在這波濤洶湧的宮鬥中,保持冷靜,尋找盟友,巧妙佈局。她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波瀾強行按下,準備迎接這場無聲的戰爭。
想罷,熹貴妃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她知道,在這風起雲湧的宮廷之中,只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站穩腳跟。而此刻,正是她一展身手的時候。於是,她決定回宮,去了解更多關於這件事情的細節。
在回宮的路上,熹貴妃心情複雜。她明白,宮廷中的權力鬥爭從未停止過,而自己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她暗暗告訴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堅強面對,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地位。”
熹貴妃聽後,心中暗自慶幸。幸好自己一直小心謹慎,未曾得罪他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如今,皇后已被貶黜,宮中局勢動盪不安,她必須趁機抓住機會,鞏固自己的地位。
前朝重臣張廷玉,心懷憂慮,親自前往皇宮,向皇帝請教廢后的真正原因。他深知此舉非同小可,必然關係到國家大計,因此他言語恭敬而謹慎,試圖從皇帝口中探得一二。
“吾皇萬歲,微臣有一事不明,敢請教皇上。自古以來,皇后母儀天下,乃是國家根本。今日皇上忽然提出廢后,其中必有深意。還望皇上開示,以解微臣心中之惑。”
張廷玉的言辭之間,既表達了對皇上的尊敬,又透露出對廢后之事的關切和疑惑。他深知此舉非同小可,因此在詢問之時,字斟句酌,以免觸怒聖意。
皇帝聞言,微微蹙眉,目光深邃,彷彿穿透了層層宮牆,看到了那背後的暗流與陰謀。他輕輕嘆了口氣,聲音裡帶著幾分無奈與決絕:
“張卿家,你可曾洞察這後宮深處,那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暗潮洶湧?在這紫禁城之中,朕的皇后,原本應是朕的賢內助,擔當母儀天下的重任,引領後宮的風範。然而,她卻被權欲矇蔽了雙眼,沉溺於權力的泥沼,行徑之間,盡是那等見不得光、為人所不齒之事。
她原本應當以仁愛之心,關愛六宮,以寬容之道,治理後宮,卻因一己私慾,將後宮變成了爭權奪利的戰場。她那顆被權欲腐蝕的心,早已忘記了皇后應有的職責,忘記了母儀天下的重任。這一切,都是因為權欲讓她迷失了方向,喪失了初心。”
說到這裡,皇帝的語氣中夾雜了幾分痛心與失望,
她為了鞏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竟然不惜對皇嗣下手,其心機之深沉,手段之狠辣,令人瞠目結舌。她更是設計陷害那些無辜之人,用心險惡,令人髮指。朕念及與她往日的情分,原本想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希望她能夠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然而,她卻執迷不悟,屢次犯錯,毫無悔改之心。這樣的行為,已經讓朕對她徹底失望。若再讓她居於皇后之位,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看輕朕的判斷,讓整個朝堂笑話朕的昏庸?朕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人繼續在皇后之位上,損害皇家威儀,敗壞朝綱。因此,朕決定廢黜她的皇后之位,以正視聽,維護皇室的尊嚴。
張廷玉聽聞此言,心中猶如被巨石砸中,震驚得無以復加。他從未想過,廢后之事背後竟然隱藏著如此深遠的內情,這讓他對皇上的智慧與決斷充滿了敬畏。他立刻畢恭畢敬地躬身行禮,態度更加謙卑,語氣也更加恭敬:“皇上聖明無比,猶如日月昭昭,微臣愚昧無知,竟未能洞察聖上的深意,實在是罪該萬死。還請皇上寬宏大量,赦免微臣的疏忽之罪。”
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