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發動機(第1/4 頁)
“確實不能,孫廠長說的是北方摩托引進的那條紅聯政權的發動機技術跟全套的生產線裝置吧?”屠依山接過孫鵬的話近乎肯定的說著。
“哦,既然有技術,有生產線,為什麼不能生產發動機啊?”張從明一臉不解的問著旁邊的屠依山,既然他這麼肯定的說,那一定知道原因的。
屠依山苦笑了一聲,說起了當年引進這條生產線的往事。聽完屠依山的敘述,大家這才真正的知道,技術上的差距,不是你喊幾句口號就能彌補上的,那是要經過無數人不懈的努力一點一點的積累出來的。
這一次,大家是真正的知道了,就算給你技術,給你圖紙,甚至給你樣品,你都造不出來一臺合格的發動機。
不是不能造,而是造出來根本不能用啊。
隨著屠依山這個老一輩的技術人員的敘述,大家才知道,在當年大漢國建國後,跟紅聯國有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那是因為在大漢人民共和國的北部,有一片土地跟紅聯國接壤,還有一片跟高句麗接壤,又有一片跟倭國接壤的。
而紅聯政權因為在北部海域因為一些島嶼,跟這兩個國家都有著矛盾跟糾紛,為了牽制高句麗跟倭國,再加上當時的紅聯政權也面臨西邊諸國的戰爭威脅,不得不團結大漢國這個東方大國鄰居。
雖然當時大漢國剛剛成立,國家很窮,國內工業基礎薄弱,但是,大漢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啊,自然資源豐富。
紅聯政權為了把大漢國打造成他們紅聯政權的工業生產基地,便開始援助了大漢國一些基礎工業的建造。而這些援助也是有條件的援助,那就是糧食資源,以及各種礦產資源作為交易的。
大漢國把大東北化作重工業生產基地,並不是說大東北的各種礦藏多麼豐富,而是因為,大東北距離紅聯政權最近。
屠依山口中的那條大馬力汽油發動機生產線,就是當年紅聯政權援建給大漢國的,給大漢國打造摩托化專用的發動機生產線。
就是這條生產線,成了整個東北摩托車廠的恥辱.
一開始的時候,生產線是能正常生產發動機的,日產量能穩定在五百臺發動機,可是後來因為邊境問題,大漢國跟紅聯政權雙方關係惡化,之後紅聯政權撤走了一切對大漢的援建工作,以及一些在建工作紛紛停止,或者下馬。
而這臺大馬力汽油發動機已經進行生產了,可用的都是紅聯政權的裝置,以及發動機材料,也是紅聯政權從本土運過來,在東北進行加工的。
等到了紅聯一不提供材料,就用國內的材料繼續造唄,反正有生產線,還有製造工藝。
可等發動機造出來後才發現,這種發動機根本不合格,在試車的時候只跑了一百公里發動機就爆缸了。
檢查後發現是缸套尺寸不合規,最後重新下線一臺,各種精度都量準確了,可以說誤差保證在一絲之內,結果還是百公里爆缸,連連軸都折彎了。
這一下檢查後,依舊是缸套不合規。
最後經過研討後,一致認定,使用材料不合格,而整個發動機的所用的材料熱漲比率達不到一致,才導致的爆缸。
熱脹冷縮一直是發動機上的很大的一個技術難題。
要麼,用技術方式來處理,要麼,研發出可以使用的材料。只有這樣來處理。
誰不知道材料就是燒錢看運氣啊,也許你第一次實驗就能成功,也許你九十九次實驗都沒有一次成功的。
當時廠裡的技術人員就拿著原來紅聯剩下的材料找相關的鋼鐵企業研究過,可惜最終不了了之。
至於技術上的處理?
那就只能根據自家的材料,推倒所有的現有發動機技術,重新計算一遍。
這種工作量甚至比自己設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