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4/4 頁)
阮宜愛只見他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便沉聲說了鬆開兩個字。
隨後傅辛又說了什麼,阮宜愛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全然不曾聽入心間。她的淚兒不斷地流,面上神情甚是悽悽哀哀,卻只微抿著唇,一句話兒也說不出來。
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地冷,汴京中的人上街之時,因大多穿得還是絲麻織就的衣裳,無錢購棉,都窩肩聳背地走,哆哆嗦嗦,戰戰兢兢,凍得不成樣子。相比之下,流珠穿著棉衣,雖暖和不少,但也覺得分外寒冷。
這一天,又是正月十五,元宵燈會。按著往年那般,官家在城樓上賜下金瓴酒來,引得不少百姓都擠擠挨挨地往那邊湊去,爭先恐後地討酒喝。瑞安還如去年一般,想要嚐嚐那美酒,直說散館裡許多兒郎都曾飲過,據說喝了便能長高個兒。流珠卻還是不樂意帶他去,哄了又哄,總算是哄得瑞安往反方向走去。
這回徐子期不在身邊,流珠帶著兩個孩子,雖跟著家僕,但卻仍是不大放心,生怕他倆出了什麼差錯,分外小心。她這正給瑞安和如意擦著嘴時,便聽得身邊不相干的汴京百姓,議論起了國公府出的大事兒來。
因人證物證俱在,又是在官家面前告發,鬧得極大,馮氏的罪,再也瞞不過去。而嵇庭為了復仇,委身阮鐮之事,一時間也成了街頭巷尾小老百姓極喜歡聽的故事,甚至還有好事之人編成了話本子,在堂子裡大講特講。據說十五過後,便會開堂審馮氏,官家也會在旁聽審,人人都等著瞧上一出好戲。
馮氏的案子,阮鐮雖勉強擇了出去,但是卻也牽扯甚多。譬如嵇庭一家三口之死,便與汴京府尹脫不開干係。嵇庭告了御狀,馮氏案發,這大過年的時候,不少官員都被拉過去審問,有出來的,也有沒出來的。這其中,原本也有幾件事兒和蕭奈相關的,但幸而都不曾上過公堂,記入過案宗裡,皆是私下解決的小事兒,細算起來兩邊都不佔理。流珠自然也不曾將蕭奈的紙條遞交給傅辛,因而這一回,蕭奈便不曾被連帶進去。
他雖做些見不得光的事兒,但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哪些能動,哪些卻是萬萬不能碰。馮氏的許多託委,他推拒了許多回,如今看來,幸而是推拒了。
蕭奈倖免於難,而汴京府尹卻似是被牽扯了進去。只不過這位府尹,身後有人撐腰,雖被傅辛記了罪過,趁機罰了些銀子,但到底沒有大礙。
流珠清楚,若是官場中起了太大的變故,對於北面開戰,朝中本就隱隱不平的大宋國來說,實屬不利。傅辛決意扳倒的,只有國公府一派而已,其餘的,能不動則不動。像那潘三郎潘湜的爹,就是幾大世家一脈的,傅辛還是不願意惹的,所以便罰了些銀子了事。
第86章 報應分明各有時(二)
路人又絮絮說著,說今年那城樓之上,只官家一人坐陣,不見皇后身影,足可見得,二人因那馮氏之案生了間隙,鬧了彆扭。流珠垂眸聽著,兀自思量著,面上則一派尋常,拉著瑞安與如意,在人群裡擠擠挨挨地走著,越是往前走,那議論馮氏之事的聲音便愈發遠了,流珠心上不由平靜了許多。
因流珠和瑞安都不擅燈謎,如意興致雖大,人也聰明,但到底學問還沒有那般通透,猜了幾回,亦是輸多贏少。一家三口,帶著家僕,捧著熱氣騰騰的枸杞浮元子,即後世所謂湯圓兒,尋了個稍僻靜些的地方,邊吃著,邊稍事休息。
流珠沒甚胃口,草草吃了些後,便坐在這街角處,兀自靜靜望著眼前這副繁榮景象。但見桂魄澄輝,汴州城內,萬盞花燈羅列成排,風流百巧,亮如白晝。簫鼓奏鳴之處,鳳燭交光,銀燈相映之下,人頭攢動,笑語不絕。
穿越已有十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