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第1/2 頁)
李長風沉默看著下跪的人們,情緒非常複雜,他悲哀他們對未來的不可辦知,他可憐他們對朝廷的盲目祟信,他慶幸他們能夠遇到韓大人這樣少見的親民官員。
萬民哭而訴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像戰場上的衝鋒鼓號,催人奮發向前的聲音籠罩在整座隆聖城,及至向更廣闊的天地傳播。
☆、第八十三節
就在這時,蔡高嶺派來軍士敦請韓大人速歸臨設屬衙議事,原來自興中府衙快馬傳遞過來的訊息,蕭奪裡懶帝後娘娘的親生父親節度使蕭抗剌得知女兒失其蹤後,北望而泣,多派出壯士,許下重金顯位犒賞,往隆聖州重重道路探查尋訪,務必要找到鳳駕乘輿。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千辛萬苦,打聽到了娘娘帶著倖存於世的朝官屬眷從林州走衛州,往興中府而來,顯然在途中己經知道北安州淪陷的訊息,沒有去自投羅網。
收到這個訊息,韓可孤想起當初臥殿朝拜的那些畫面,想起那枚藏在點心中的密旨,想起那個美麗而慵懶懦弱的少婦,沉默良久。
他站在窗下,在風響中沉思,一直到日頭西墜,暮色佔據整個天空。
隆聖城深處開始有白色的炊煙陸續升騰。
他看著炊煙說道:&ldo;這回總算可以放下些心了。&rdo;
整整幾個時辰,他沒有感慨,也沒有感傷,一直在沉默中思索,他計算隨著娘娘安全回歸,對局勢所能帶來的影響。之所以說放心,就是朝廷可以得到暫時的安定,像那些裊裊升起的炊煙,看起來很淡漠,但終究是有了煙火味道。
從正午時分直到暮色染紅天際,除了思考帝後歸來可能給局勢帶來的變化,他更多考慮真正重要的事情。韓可孤向門外走去,沐著滿天暮色而行,己經發生的事件再重要也屬於了過去式,現在他所關注的是日後一段時期內自己們何去何從。
途中輾轉,及至十一月枯冷季節,蕭奪裡懶帝後娘娘鳳駕才抵蹕興中府,韓可孤等派出護駕的隊伍回返,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這一日黃昏,韓可孤令蕭狗子去請李長風過來敘話。
夕陽將天空照得紅艷艷的很美麗,卻照不去風涷凇澹的寒冷,李長風走入室中,直接湊到青銅鑄的大火盆子跟前暖和身子,見韓可孤仰靠著椅背,微闔雙目,也不知是在小憩還是在沉思,便沒敢驚動。
過了一會兒,火盆裡的炭火把李長風身上的寒氣驅趕得差不多的時候,韓可孤才猛的驚覺了過來,睜開眼說:&ldo;黃大人來了!&rdo;
李長風一怔之下,又聽韓可孤改口道:&ldo;長風,你來了!&rdo;
李長風忙答應著走到韓可孤身前的椅子上坐下。
&ldo;這些時日忙得一塌糊塗,咱們許久也沒能從從容容說上些話兒了!&rdo;
&ldo;是啊,諸事繁雜,記得上次還是在黃靖大人靈前呢。&rdo;
雖然同在一個州府衙門當差,韓可孤要統理全域性,李長風也掌握著一大攤具體事務,所以平日裡常見面做些請示匯報的工作,但都是具有針對性的,初到隆聖之時,城頭的一席談也是李長風獨自論道,所以兩個人正經坐下來談話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ldo;我方才有些乏,不覺打了個盹就夢到了他,所以睜開眼的一瞬,心思還恍惚著,便隨口喊錯了。&rdo;李長風默默點了點頭。逢亂世,最常見的是死人,人去茶涼乃官場常態,韓大人至今猶念念不忘黃靖大人,足可見其重情守義的德行,他很感動。
&ldo;時常憶起何子沖自絕之後,我曾經說黃大人愚鈍而不諳世情。&rdo;韓可孤目光顯得呆滯,兩眼只盯住書案的某一個點說道:&ldo;其實我自己又何嘗不愚鈍,譬如薦題王敏之就是既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