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5 頁)
覺得有些餓了,吃個點心或麵包後卻覺得困困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說飽足感並不能提振精神嗎?其實吃飽的時候,精神狀態是容易疲倦的,相反的,經常保持輕微的飢餓感卻容易是精神奕奕的,因為輕微的飢餓感會增加大腦內腦啡的濃度,也會促進腦下垂體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來應付老化的壓力。
日本人長壽秘訣——簡單、清淡的飲食
世界現在有60億以上的人口,分散在190多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最長壽且老年時身體品質最好的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居——日本,日本全國國民的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是全世界國民平均年齡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一般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78~80歲,日本的醫療品質尚佳,除了疾病外,影響日本人身體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飲食。到日本旅遊或唸書過的朋友都知道傳統的日本飲食有個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特色,就是“量少質精”。一般而言,中國人到日本旅遊時,除了不習慣食物內容,如納豆、各式各樣的味噌等,另外最不能適應的就是“吃不飽”。可是“特定的食物、吃得清淡、吃得少”其實與日本人的長壽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習慣“呷粗飽”的國人而言,似乎從未了解飢餓的好處。
其實在世界有關抗老化的研究中,“飢餓”是共同的語言,只是技巧不同而已。以中國內地為例,長壽的人也非常的多,有些研究認為加強特定食物內容、規則而有節制的飲食是很多長壽地區的老人能健康地活到90多歲的重要原因。
txt小說上傳分享
適當的飢餓空腹可以抗老化
輕微的飢餓感會增加大腦內腦啡的濃度,也會促進腦下垂體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來應付老化的壓力並調節人體的生長機制。
不要嘗試長時間斷食
人體的代謝率比老鼠、狗等小型哺乳動物慢,一般而言,若不喝水,人體撐不過72小時,可是在一些災難記錄中,我們發現不吃食物,人體生命大概可以維持的極限在2l天,能更久嗎?不知道,因為這是災難的記錄,現實的文明世界裡較不可能發生。
對醫學而言,短時間的飢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對健康的人體而言是可行的;可是長時間的飢餓就不好了,因為我們肝臟的肝糖大約只能維持12小時,一旦消耗殆盡就只得燃燒脂肪,此時體內脂肪酸及代謝的酮體會大量增加,造成滲透壓性利尿;一旦飢餓時間超過72~96小時就會造成鈉、鉀離子大量流失,酸中毒及電解質不平衡是可以預期的。所以當我們看到魔術師表演長期絕食時,除非魔術師真的有異於常人的超能力,否則我們最好還是以看錶演的態度去對待,自己不要去嘗試。
空腹24~36小時左右,生長激素分泌最高
可是就生長激素而言,適當的空腹飢餓是可以提高它們在血液中的濃度的。以人體的研究發現:飢餓超過1天的話,生長激素就會明顯上升,而生長激素的上升幅度可以維持48~72小時,不過生長激素最高的時段還是在空腹24~36小時左右;空腹48~72小時雖然生長激素仍然呈增加的趨勢,但幅度卻遠低於前者。至於飢餓空腹超過72小時,生長激素的分泌就迅速降低到幾乎測不到。所以就抗原發性細胞老化的觀點來說,我們似乎找到了解釋“斷食,也就是飢餓療法”的醫學根據。
在正統醫學的影響下,其實飢餓療法一直是被質疑的,可是就最近幾年的研究來看,除了注射生長激素外,利用人體自我調節的機制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應該是健康又實惠的方法。但是相信各位已注意到了以上理論的基礎,就是飢餓療法的適用物件應該健康而無嚴重、控制不良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且每次飢餓空腹或少量進食(要喝水喲!)的時間必須控制在24~36小時以內才是正確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