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3 頁)
10月25日,毛澤東在這個報告上批示:&ldo;榮臻同志:此件壓了很久,今天看過,很好,照辦。&rdo;
1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ldo;文革&rdo;小組聯名發出中共中央檔案,要求各單位遵照執行。
父親太愛科學事業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正是這個舉措,使國防科研單位在混亂的年代裡基本得以保全。而且&ldo;文革&rdo;期間,科研成果仍然能夠湧現,比如氫彈爆炸,比如衛星上天,比如核潛艇下水。這都是在&ldo;文革&rdo;的狂風暴雨中試驗成功的。中國的國防科研人員,於逆境中為民族做出的貢獻,更是彌足珍貴。
但是,他個人卻又為此多了一份&ldo;罪狀&rdo;,國防科委的造反派說:&ldo;聶榮臻為了壘聶氏山頭,所以想出了組建18個研究院的主意。&rdo;
還有人說:&ldo;過去說羅長子(羅瑞卿)手伸得很長,現在聶榮臻的手伸得比羅長子更長,他從原子彈一直抓到了山藥蛋(馬鈴薯)。&rdo;這個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久前,父親在聽取劉西堯匯報原子能利用問題時,曾經說過,放射性同位素如何用在民用方面,值得研究,比如山藥蛋經過同位素輻照,有利於防止黴變和種子的提純復壯。
父親去世之後,&ldo;兩彈一星&rdo;功勳科學家王大珩說:&ldo;&l;文革&r;期間,聶帥提出,要保護從事國家任務的專家。我也是保護物件。我很幸運地受到聶帥的保護,雖受到精神壓抑,總算沒受皮肉之苦。這也是要向聶帥表示衷心感謝的一件事。這件事才使我有可能在以後更好地從事科研工作。&rdo;
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界尤其是國防科技界所受的衝擊比較少些,父親為此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父親牽掛科學家,牽掛科研單位,牽掛國家的科技事業。同時他作為一名軍人,一名老兵,更牽掛、憂心國家的安全和部隊的穩定。父親太愛這支軍隊了,他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和生命一樣,最不願意看到部隊出亂子。
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如果部隊不穩定,國家也就談不上安全。可是,1967年1月6日,江青、張春橋、姚文元一手製造了上海&ldo;一月奪權風暴&rdo;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奪權的高潮,形勢越來越混亂,並且很快波及到軍隊。解放軍總部等領導機關暗流湧動,形勢嚴峻。
這種情況下,陳毅、徐向前、葉劍英、父親等幾位軍委副主席為保持部隊穩定,進行了各種努力,費盡了心血。
從1967年1月8日到4月下旬,連續召開多次軍委碰頭會,老帥們在會上表示,上海帶頭掀起的奪權風,把許多單位搞亂了,不值得提倡。
父親在一次軍委會議上說:&ldo;這麼多下級和戰友,都是從戰爭年代一起考驗過來的,互相都比較瞭解,怎麼都成了叛徒、特務、反革命分子、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一下子就被打倒了,或者成了有嚴重問題的人?無法理解嘛!這樣亂下去,怎麼行!&rdo;
其實,早在&ldo;文革&rdo;開始的時候,父親就和那些正直的領導人一樣,首先想到要保持部隊的穩定,他說:&ldo;人民軍隊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天下大亂,軍隊不能亂。&rdo;
但是,林彪、江青一夥的目的,是要借&ldo;文革&rdo;造成的大亂奪權。江青一夥先從奪取地方的權力著手,進而奪取中央的權力;林彪一夥先從奪取軍隊的權力著手,進而奪取中央權力。這其中,江青一夥也想插手軍隊,搞亂軍隊。這兩派政治勢力興風作浪,引起許多老革命家的強烈不滿。你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