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政崽百天(第1/8 頁)
隨著蒙恬的入秦,細作整理的訊息也能放在明面上與蒙恬的家書一同離開邯鄲,是以應侯也無需在府中等著接收細作寫的竹簡與信筒子了,算著時間一聽到僕人稟報帶有蒙氏一族標識的馬車從趙國而來,碾壓著街道上未融化的積雪,徑直往渭水之南的秦王宮而去後,應侯也當即乘著馬車去宮裡。
武安君也同理,一聽到訊息忙喊著蒙驁、蒙武、王齕、王翦往宮中趕。
太子柱得到訊息的速度最快,太子府也離秦王宮最近。
故而當應侯、武安君五將領緊趕慢趕同時到達章臺宮時,經過宦者的通傳,甫一進入內殿,就看見秦王祖孫三人正跪坐在坐席上,瞧著放在殿內中央木地板上的一個大麻袋和一個布袋子傻樂,呂不韋雖然沒敢像秦王祖孫仨那般情緒外露,但他的一雙眼睛也亮的像是倆探照燈一樣目不轉睛地看著地板上放著的倆大袋子。
大麻袋和布袋子都是被塞得鼓鼓囊囊直挺挺地樹立在木地板上,足以可見此次從邯鄲得到的訊息極多。
對於追五日一更新的長篇竹簡追得分外辛苦的十人圍讀團隊來說,今日簡直就是天降大批“米糧”,一頓足以吃到噎的“精神大補湯”!
瞧見該來的人都到齊了,未等應侯、武安君等人俯身行完禮,秦王稷就忙揮動黑色的絲綢寬袖,迫不及待地說道:
“爾等快些找坐席坐下,寡人真是等不及想要立刻開啟袋子瞧一瞧康平先生最近又做什麼事情了!”
聽到這話,同樣萬分期待的六人忙高興地俯身道:
“喏!謝君上!”
待六人紛紛在坐席上跪坐下,蒙驁與蒙武看著低眉垂首的黑衣宦者拿著小剪子先將縫在麻袋口上的麻繩剪斷,從中取出來了一卷卷竹簡分別往秦王稷、太子柱、公子子楚,以及他們這些臣子和呂不韋面前的案几上擺放,父子倆不由緊張的屏住呼吸,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處。
竹簡內容過多,將竹簡上記載的內容複製多份使得每人都有一套竹簡,同時看同樣的內容,顯然是不現實的。眾人只能看完自己手上分到的竹簡,輪流交換著看對方手中的,這樣慢慢輪一圈才能把一麻袋的竹簡看完。
蒙驁和蒙武一拿到分到的竹簡,瞧見其上所封著的黑色漆泥上印著一個“恬”字,就知道這是長孫/長子寫的家書了。
父子倆不由吞了吞口水,心中既擔憂又期待,長孫/長子畢竟還是未成年,平生第一次出遠門,還是跑出秦國大老遠的前去趙國邯鄲,他們做長輩的自然也會跟著心中擔憂,可“王命不可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如今他們蒙氏一族在秦國的根基實在是淺,機遇與挑戰並存,若長孫/長子能得到康平國師的認可,從小就與秦王曾孫處好關係,未來長孫/長子的前程不可限量,蒙氏一族也將會在秦國發展的越來越好,最起碼能保證三代富貴與顯赫,故而他們心中也是感激秦王基於信任給予他們家的寶貴機會的。
懷著複雜情緒的父子倆默契的對視了一眼,而後才心
懷忐忑的用小刀片挑開漆泥,翻開竹簡。
蒙驁一瞧見自己竹簡上熟悉的長孫墨字,眼圈就忍不住紅了,只不過上面所寫的內容,讓他瞧的滿腦袋問號。
蒙小少年的家書全篇都是碎碎唸的大白話,很符合一個小少年的陽光性子,按照一日一記的形式,連日期和天氣都標註在了卷首,讀起來非常令人有代入感,彷彿小少年就站在家人們面前訴說著他最近的生活,寫的很好就是有些廢竹簡:
【大父,父親,母親,弟弟,見信如晤,恬問安。】
【……】
【今日有個長相奇特的燕國人姓“蔡”名“澤”來趙府中投奔國師先生做門客了。國師先生說蔡先生的腦子很活躍,一瞧見他把毛驢和馬匹養在一起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