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秦趙災情(第3/5 頁)
地上產出的糧食都捐獻出來了,甚至在北境抵禦匈奴的李牧家族聽到訊息後也都讓老家的家人們往國都內捐獻了錢糧。
這兄弟倆嘴上說的好聽,要多多徵收錢糧救災,歸根結底還是在心底裡只把庶民當成籃子裡的雞蛋看,在它們眼中看來庶民們只是一個數字罷了,這些身份低賤的庶民即使熬死一批,用不了多少年這個下降的人口數字又會繁榮起來了。
面上裝得愛民如子、大義凌然,其實心中還是對這些卑微如螞蟻的庶民們是鄙夷的。
儘想著讓他人開啟錢袋子做慷慨之事了,自己動動嘴皮子衝在前面就想要擔個好名聲,哪有那等淨佔便宜的好事?
多年前,他們樓氏一族的長輩樓緩年輕時也是有名的縱橫家,侍奉趙武靈王,後來奉命出使秦國,侍奉秦王稷。
樓緩族叔擔任秦相時,致力於秦趙兩國修好,沒想到在風光煊赫之時,秦人沒對他下黑手,反而被年幼的趙惠文王底下的臣子在背後給狠狠捅了一刀。
那一刀可捅得慘啊,樓緩族叔的秦相的位置被秦王稷的舅舅穰侯給接手了,自己在咸陽也差點兒連性命都沒有了,被信任的母國人給背刺了,這能忍?
>/>
趙王室對樓氏一族不義在先,逼得樓緩族叔倒戈到了秦王室一邊。
如今經年已過,靠著年邁的樓緩族叔的苦心經營,他們樓氏一族在咸陽現在也慢慢發展起來了,有了據點,兩國都有退路,他一個上卿願意拿出兩萬石糧食已經不少了,平陽君、平原君愛在國內徵多少糧食徵多少,他才不記掛呢。
樓昌眼皮半闔、心安理得地在兄弟倆旁
邊磨洋工。
……
趙王在趙王宮內遲遲徵不到足夠的錢糧,急得上火,嘴上都生出了好幾個燎泡。
那些餓著肚子的貧苦庶民們年年繳納糧食,歲歲獻上賦稅,眼下造災,可是正等著大王發放賑災糧救命的,可惜面黃肌瘦的庶民們苦等了一日又一日,希望變成了失望,失望又累積成了絕望,最後活生生餓死時也睜著兩隻凸起的眼睛,心心念念多日終究也沒有等來他們對大王的那點子發自真心的指望。
有些人死了,有些人不認命啊實在是想活啊,即便日子再苦也想要活下去啊。
故而這些膽子大的趙人們都開始揹著家中僅存的家當,或者北上闖關東,亦或者是往齊國跑了。
……
生活在趙國隔壁的魏人、韓人為了活命也都背上了僅存的家當,沿著灰塵飛揚的黃土路,一點點往西邊的秦國湧了。
在資訊不發達的古老年代,這些逃荒的魏人、韓人其實也不知道秦國具體的情況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可是因為聽說那個名滿天下的國師正待在咸陽,無路可退的飢餓庶民們願意豁出性命、賭一把。
同沛縣的逃災隊伍一樣。
魏人、韓人的逃荒隊伍也都長得瞧不見頭,路上旁的庶民們聽到這長長的隊伍是往秦國去的,咬牙糾結一番,大多也都選擇背上家中的破爛家當,帶著家中老小,手中拄著一根樹枝,步履沉重的加入逃荒的隊伍,一起往西走。
逃荒吧,總歸還有個活著的盼頭。
留在原地,等家中的糧種都吃完了,那就真的只剩下死路一跳了。
……
“啁啁啁——”
“啁啁啁——”
頂著藍天之上的烈日、排成一隊由東往西飛的玄鳥,歪著小腦袋鳴叫著往下鳥瞰,看到數不清、身穿綠色衣服和紅色衣服的兩腳獸們如同彩色的小螞蟻一樣正揹著大大小小的行囊沿著黃土路往西邊而行。
長著翅膀的玄鳥們哪會懂得雙腿步行著逃荒的兩腳獸們此刻的心酸。
它們在天上只能看到沿途中的兩腳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