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黃河》第四樂章(第1/2 頁)
胡佳慧甜美又深情的歌聲,唱的不僅僅是一道古代的防禦工事,也是華夏兒女的脊樑。
貫穿兩千多年的歲月,聯通世代華夏人民保家衛國的信念。讚歎了古人的智慧,謳歌了現代軍人的軍魂。
“太陽照,長城長,
長城啊雄風萬古揚。
你要問長城在哪裡?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綠軍裝。”
冷兵器時代,長城給華夏民族帶來滿滿的安全感。到了現代,熱武器的出現,長城彷彿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不過沒有關係,曾經的輝煌不會被淹沒,勞累多年的長城可以歇歇了,由那一身身綠軍裝來接替你,繼續為華夏兒女遮擋風雨。
鏡頭逐漸拉遠,畫面快速東移,來到了長城的一端—山海關。
旁白繼續介紹著山海關在古時候起到了各種作用,以及清兵入關時為清兵帶來多大的障礙。如果沒有吳三桂的衝冠一怒,華夏的歷史在三百多年前就要改寫了。
適當地插入了幾段影視劇中的戰爭畫面,不僅體現了長城在古時候的重要性,也從另一方面展示了古代英雄的傳奇故事。
背景音樂響起,開篇就以氣壯山河的氣勢來襲。圓號和男聲吟唱,更是對恢弘曆史的再現,不僅有氣壯山河的氣勢,也有不能言喻的英雄男兒的柔情。大提琴的加入,似乎還有一種悲壯的感情在其中。
而主旋律的演奏選擇的是二胡這種華夏古老的民族樂器,琵琶與古箏的演奏更是讓這首樂曲充滿了華夏的風格。
網友們的耳朵哪怕這幾年被養刁了,也瞬間被這首《英雄的黎明》所征服,聽得心緒萬千的同時還熱血沸騰的。
這種情緒一直藏在胸口無法舒緩,只好跑到網上找人聊天。
“親人們,誰能懂啊,紀錄片中出現史詩級純音樂,這不是驚喜而是驚嚇啊。”
“哇哈哈,我看到介紹了,難怪如此震撼。這首樂曲叫《英雄的黎明》,是華夏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其中的民族樂器則是央音的教授演奏。這就是強強聯合的效果嗎?”
“事實證明,1+1+1>3啊。”
“這是紀錄片?怎麼感覺像是mV啊。”
“哈哈,看來這個導演要自閉了。”
“太重量級了吧?華音這是終將一統音樂界的節奏麼?主旋律歌曲兩首,史詩級純音樂一首,才華氾濫得無處安放了嗎?”
“還別說,看著航拍的長城,再聽著胡佳慧的歌曲,確實很有感覺啊。”
“完了,我有點糾結了,晚上是既想看《亮劍》,又想看《大美華夏》,選擇困難症了啊。”
“別擔心,我才看到,紀錄頻道已經發布公告了,《大美華夏》改為晚上十點播出,不耽誤追劇。”
“那太好了,也不知道今天晚上的紀錄片裡還有沒有新的歌曲與純音樂。”
到了晚上,震撼了大半天的網友們,在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之後,又被平安給驚嚇到了。
原因是紀錄片《大美華夏》的第二期,母親河篇。
依然是老配方,航拍開始。黃河是華夏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華夏人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開發最早的地區……
又講述了歷史上黃河的幾次氾濫,導致了什麼程度的災難。以及華夏兒女如何治理黃河,又是如何將黃河變成了地上河的。
畫面轉到了壺口瀑布,落差三十米的黃色瀑布,非常壯觀。當鏡頭繼續移動,一道身影進入了畫面中。
一位年輕的男子,坐在了好像是電子琴的樂器後面。觀眾們仔細隨意地往男子的臉上看過去,誰知道就看這一眼,就再也移不開目光了。
不少人瞪大了眼睛,生怕自己看錯了。眨了眨眼,再眨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