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何人可逃名利羈絆(第2/2 頁)
看了軍隊操練,其他時候就是在家歇息。”陳矩說道。
“你說張曉此人,所圖為何?”皇帝沉思了片刻,接著問道。
“我觀張曉所圖還是名利,可能利一開始佔的成分還重一些,畢竟寫小說並不是什麼高尚有名望之事,還是為了賺錢。不過自從在翰林院之後,張曉對於名的嚮往也不小,陛下派的差事也是兢兢業業完成,去寧夏的路上也沒有懈怠。不過張曉這兩日好幾次在嫌棄自己屋子小了,因為他不知道怎麼把李如松送給他的馬安頓好。”陳矩說道。
“讀書人都想著高官厚祿,名垂後世嘛,這倒也是正常。按理說張曉平息寧夏,也算是立了大功,可是這功又不好直接說,現在升他的官,又不好升太高,爵位更不好亂封,是不是給他一套房子,再放些僕從給他。對了,張曉尚未婚娶嗎?為何從來沒有見你提過他的家人。”皇帝突然激靈一下。
“稟陛下,張曉家中目前只有兩個老僕人,這還是張曉當了翰林院編修之後請的。沒有發現張曉在大明境內有家人親戚,也沒有發現他有跟哪個女子有交遊。”陳矩說道。
“是朕疏忽了,張曉這也算是大才了,從海外回來,如此孑然一身,連個家都沒有,好像也說不過去。等他休假結束,朕也問問一下他的私事吧,好像朕也從來沒問過他這些,是朕疏忽了。”皇帝說道。
“陛下洪恩,張曉定會感激涕零。”陳矩應和道。
就這樣,張曉很快就被告知,上班當天皇帝就要召見他。
……
三日後,張曉又一次來到了御書房內。
這次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總覺得今天的皇帝看到自己後心情格外的好,不過不管怎麼樣,領導心情好總是好事。
“陛下,臣小休了幾日,如今已經復崗。請問陛下召見微臣是有何事?”張曉問道。
“朕這幾日收到了來自倭國方面的幾封奏報,都專門被挑出來了,你看看如今這樣子,是不是倭人要準備動了。”皇帝一邊問著,陳矩一邊把奏報遞給了張曉。
張曉看了一下幾封奏報,大概講的是倭人大肆採購火藥,擴充軍備,還在九州島靠近修築城池,集結人員。還有幾封是來自在倭明朝人的提供的情報,講倭人正在召集各地流浪武士,並且把復員的足輕徵集回來。
“陛下,這就沒錯了,明年倭人必大舉入寇朝鮮。”張曉斬釘截鐵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