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化工廠是沒有廠休的,一年到頭都生產,工人們每月有四天輪休,財迷也一樣。五月十六日,財迷向化工廠請了假。一大早,財迷就出發到租界去了。從報紙上看到上海青幫洪幫,黑社會林立,時常有人被偷、被搶的新聞。為了一百多元錢的安全,財迷把手槍也帶上了。
財迷的第一個目標是到外灘。財迷原來是不想坐人力車的,覺得坐在人力拉的車上不好意思。但在另一時空的上海生活了四年多的&ldo;老上海&rdo;碰到了新問題:財迷迷路了。走著走著,到一個大概叫張家橋什麼的地方後,財迷發現走到一個窄街道上,邊上的景色在另一時空是要收門票的:有點像烏鎮、同裡這樣的村莊風景,一些街邊也有小河和水塘的!小河邊有可以下到水面去的石臺階,當地人稱&ldo;河埠頭&rdo;。河埠頭上有人在河水裡洗衣服,不光用手搓,還用一根木棒捶打衣服。而邊上二尺遠處,居然有人在用河水淘米!
雖然美亞化工廠在當時的閘北算比較西北的郊區,但如果是在另一時空就絕對算是鬧市區了,這兒的房價以年收入數百萬的財迷,也要考慮考慮才敢買。沒想到現在這裡還有城中村!不久財迷就知道了,原來這個時空,在江南,像烏鎮、同裡這樣的村落,在浙江、江蘇比比皆是,其中有不少比烏鎮、同裡還漂亮、有特色。這時的烏鎮、同裡不可能成為旅遊區,更別說賣這麼貴的門票。
財迷只好坐了一輛黃包車,發現黃包車真的是黃色的,而不是從影視上得到印象,都是黑色的。從車夫口中得知,原來有點像後來的計程車,上海工部局(市政管理部門?)要求營運人力車一律為黃色,並領有牌照。牌照分二種,&ldo;大牌照&rdo;到處都可以去,&ldo;小牌照&rdo;只能在華界走,不能進入租界。當然,&ldo;小牌照&rdo;的牌照費便宜得多。車上有個可以摺疊的油布蓬,黃包車上面是用黃色油布。蓬支起來後,有點圓弧,車子就像半個黃麵包。這大概是&ldo;黃包車&rdo;名字的來源吧?街上偶爾也有其它顏色的人力車,多半是黑色的,那是有錢人家或公司的專車,是私家車!
財迷坐的是小牌照黃包車,所以到了蘇州河邊的一座橋,就下了車。過橋是租界,向南沒多遠,就到了靜安寺路,改坐叮噹響的有軌電車,到了外灘。
剛才從黃包車夫的口中得知,迫於大華人民的壓力,外灘黃浦公園(當時叫外灘公園)的&ldo;華人與狗不得入內&rdo;牌子已經在早一年(一九二八年七月)拿掉了,大華人如果買了門票也能進去,但財迷是不會花這錢去看這麼一個&ldo;狗和洋人可以入內&rdo;的公園的。
不過這時除了這個公園,外灘竟然都是碼頭,而不是供人遊玩的地方。從黃浦公園向南,就是太古碼頭(英國人的)、招商局碼頭……,大大小小的碼頭,一直排到十六浦還下去。
而虹口方向另一時空的上海新外灘,也是一排中外企業的碼頭,日噴人的碼頭多半在那邊。
可看到對面浦東也有一些碼頭,但比浦西少,一大半的地方還是農田,散落著一些村落、房子,也都是矮小的農家房。浦東的江邊也泊了一些小船。而浦西的碼頭上船很多,有些船正在裝卸貨。
正在這時,財迷眼前發生了令人憤慨的一幕:一個大個子的白人水手,從一輛黃包車上跳下來,車夫向他要車錢,這洋水手不光不給錢,還一拳頭把車夫打倒在地。然後那水手向財迷方向走來,嘴上還用英語在罵&ldo;支那豬&rdo;什麼的。
作為另一時空的人,本來財迷就夠憤怒了,又聽到他的罵,財迷一下拔出手槍,跳到這水手的面前,用槍頂住他的肚子,用英語說:&ldo;youtpay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