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些,咬著嘴唇,竟是帶著一絲嫵媚:“就今晚……”
話音未落,嶽翻按耐不住,又吻了上去,良久唇分,和翠翠依依分別,帶著自己的武器,全副武裝趕向和周侗約定的地點,這是一次兩個人的小行動,主要的目的只是刺探而已,在這個嶽和生病在家休息、岳飛隨軍征戰在外的日子裡面,嶽翻必須承擔起大量的責任,不論他是否願意,他都要承擔起來。
嶽翻吩咐了自己最信任的十四歲的王輝帶著十個人代替自己進行秩序的維護和巡視,家中則交給了剩餘的家僕和自己的另外十個小屬下,就準備出門,結果剛一跨出大門,嶽翻就無奈的捂住了額頭,沒什麼別的原因,老儒向崇又一次的出現在了他家門口,坐在一張小凳子上,老僧坐定一般閉目養神,聽到了動靜之後睜開眼,一看到嶽翻,雙目放光:“嶽翻,做老夫的弟子吧!”
嶽翻簡直要無語凝噎,這是第多少次了?嶽翻看了看自己左手邊的牆壁,數了數上面的“正”字,恩,整整二百七十六筆畫,今天又來了,又該記上一筆——二百七十七筆畫……
自從和向崇的初次見面之後,這老傢伙每隔五日就會準時準點的出現在嶽翻家門口坐著,時間一般是從上午十點到晚上六點,見到嶽翻就大喊一聲:“嶽翻,做老夫的弟子吧!”
嶽翻當然不答應,向老學究就一直這樣一直這樣,不論風吹雨打,從不間斷,整整三年,從不間斷,每隔五日,早上十點鐘準時出現,大概是巳時三刻的樣子,出現,中間到了午時三刻的時候,會大大咧咧的走進岳家蹭一頓午飯,然後繼續坐在門口,看到嶽翻就喊,看不到嶽翻就算,到了晚上六點,也就是卯時三刻,還要蹭一頓晚飯,然後大大咧咧的離開岳家,再過五天,又是一個迴圈。
嶽翻的確不喜歡他,覺得他沽名釣譽,沒多少學識,是個沒有未來的老學究,但是嶽翻忽略了一點,他四十五年的科舉生涯裡面,或許他多次打了退堂鼓,但是沒有一次他放棄過,他一直堅持,一直堅持,嶽翻再不喜歡他也要佩服他的執著和毅力,所以嶽翻就遭罪了,三年以來,每隔五天,只要一出門,肯定能看到向老學究坐在門口,要求自己做他的弟子。
一開始嶽翻還會耐心地和他講道理,講自己不想拜他為師,更沒有興趣拜他為師,說破了嘴皮子,向老學究充耳不聞,動輒一句:“嶽翻,做老夫的弟子吧!”
嶽翻就瘋了,第二年的時候,嶽翻還當眾駁斥了向老學究的觀點,把他駁斥得啞口無言,為此聲名鵲起,可向老學究似乎毫不在意,依然如此執著,每隔五日,岳家就要多添一副碗筷,為向老學究準備午飯和晚飯,一開始嶽翻是不想讓他繼續下去的,只給他剩飯剩菜,他居然也就坦然接受,剩飯剩菜吃得不亦樂乎,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到後來嶽翻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這才吩咐廚房給向老學究添一副碗筷和食物,讓他每隔五日就來岳家享用一天的伙食。
一開始向老學究還遵循著食不言寢不語的古禮,搞得岳家飯桌上也不敢說話,誰讓他是讀書人呢?嶽爸爸嶽媽媽都是白丁,岳飛是武人,兩個媳婦兒都是無才有德的女子,反而讓向老學究有了反客為主的架勢,到後來估計向老學究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居然開始給嶽爸爸和岳飛講解起了儒家經典,天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
嶽爸爸和岳飛對學問都有很強的求知慾,對這位非常有名的老文人只有尊敬和崇拜,雖然他們都知道箇中緣由,但是他們不會強迫嶽翻,向老學究也不在乎嶽爸爸是個農人,不在乎岳飛是個武人,給他們講解儒家經典,甚至還幫嶽爸爸掃盲,給身為武人的岳飛講解仁義,讓他不要妄開殺戮云云,算是吃白飯的回禮,嶽爸爸還覺得這樣的恩惠太重了,想要給他送禮,向老學究搖頭——我只要嶽翻做我的弟子!
岳家人無語了,嶽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