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我知宋家,宋家不知我(第2/4 頁)
能不穿衣服走在路上,何況是都未嫁人的錢家小姐?
但衙門就是這麼說的。
甚至還說興許是錢家小姐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癖好。
錢家父母能怎麼辦?
日日哭,夜夜哭。
雖然說哭不出個清白來,但就這麼把呂盼方瞞給哭來了,還有前來參加宋家義士宴的橫渡江也恰好途徑錢家,聞哭而至。
兩位江湖後生便跟著橫大俠一起查案伸冤,很快查出來是當地一位臭名昭彰的採花賊輕薄了錢家小姐,錢家小姐誓死不從,香消玉殞。
最後在公堂上,起先被抓時還十分嘴硬的採花賊終於是哭著認罪了,而橫渡江大夏直言不諱硬懟了衙門官差辦案敷衍,把那些官差說得臉上無光,自慚形穢。
稱得上是一樁痛快事。
也正是在這件事情裡面,方瞞和呂盼結識了橫渡江,跟著他一起參加宋家義士宴,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就超出了方瞞和呂盼的預料了。
橫渡江在與相逢恨晚稱兄道弟的宋家家主密談過後。
秘密前往了安封城。
直到身死事發之後,他們才知道橫大俠九人,竟然是去襲擊大焱使團。
也是事發之後。
本來和橫大俠一樣,對名聲極好的宋家印象極佳的方瞞覺察到了到宋家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於是方瞞在明,呂盼在暗,兩位潛龍一明一暗開始著手掀開宋家的面紗,看看這世家究竟夠不夠善。
呂盼抱著小福望著粥棚,那些在宋家低聲下氣的下人,在粥棚裡面對難民時個個都有些生殺予奪的趾高氣昂,面黃肌瘦的難民們用千恩萬謝換來了一碗足以果腹的白粥。
這看上去是善舉。
但問題在於,鶴離郡雖然接連有幾場大雪,但還算不上什麼大災,近幾年也沒有大旱或是洪澇,算得上是風調雨順了。
為何幾場大雪落下來,就會多出這麼多難民呢?
是什麼讓這些百姓如此不堪風霜?
呂盼皺著張苦臉。
但他感覺那些領到善粥的難民雖然滿臉歡喜,其實比他更苦。
“方兄,還記得在宋家撿到的半塊玉墜嗎?我已經拿去錢家對比過了,和錢家公子的玉墜對的上,確實是錢家小姐那半塊……”
錢家有一雙兒女,錢父將偶然得來的一塊好玉一分為二,做成了左右兩邊玉墜,給兄妹二人一人一半,寓意是兄妹團結齊心,錢家便能如這對玉墜一樣美滿。
但是天不遂人願。
錢家小姐已經香消玉殞,但是這半塊玉墜卻落在了宋家。
這背後藏著什麼呢?
已經大致看出宋家真面目的方瞞猜也猜出來了。
那個臭名昭著的採花賊仍然是該死,但把錢家小姐的死扣在他的頭上,這大抵仍然是一樁冤案。
方瞞沉思半晌,說道:“我想起來一件事情,錢家公子在看到浮屍醜相的時候好像哭訴過,他這妹子生前最是愛美,連宋家二爺都誇讚過他這妹子的美貌,但如今妹子成了這副樣子,若是泉下有知都不知道會有多難受……”
殘章片句。
在想明白了大局之後,這便能夠串成文章了。
怪不得那採花賊死到臨頭還要嘴硬。
原來這是真冤枉。
接連幾場大雪,如此多的百姓受災成了難民,但是宋家仍然是錦衣玉食,就連宋家糧行裡的米也只見價格在漲,卻從不見缺。
宋家的糧食。
總不可能是憑空變出來的。
難怪衙門最開始想敷衍了事,隨便搪塞了個夜路失足的理由。
在鶴離郡這一畝三分地上。
若是查到了宋家頭上啊,可就等於是在太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