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八國聯軍入侵歐羅巴(第1/5 頁)
空中乘具無疑讓大明環太平洋帝國成為了可能。
若真是明末反清的劇本,朱富貴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快速奔波兩地,以掌控這偌大的國土。
雖然朱富貴還是不敢乘坐大師傅們手攢的長途運輸機,但後世原裝氦氣飛艇還是極大縮減了朱富貴的行程。
碎葉城會議後三週時間,朱富貴就返回了忠誠的鳳都。
在胖頭魚號飛艇上俯瞰新渤海灣波瀾不興的海面時,朱富貴想到了威廉二世的抱怨。
或許自己確實應該考慮遷都的問題了。
隨著神州復興在即,將大明首都遷回東亞或許是一個好主意。。
如今世界上有兩種關於霸權的理論,在大明學界也頗有爭論,即海權論與陸權論。
在歷史上,支援海權論的英美最終戰勝了支援陸權論的沙俄。
然而,隨著工程力量進步與技術革命,如一帶一路等宏偉的計劃再次被人們注意到。
誰掌握世界島,誰掌握世界的陸權論似乎再露鋒芒。
實際上,地緣空間永遠是政治的第一要素。
為什麼澳洲、巴西、阿根廷、南非成不了世界大國,印度反而勢頭相對迅猛?
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概括的。
但有一點常被人們忽視的要素其實至關重要,那就是印度雖然靠南,但它是北半球國家,且位於歐亞大陸島之上。
而南半球國家,天然遠離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帶與工業帶,也就遠離了工業品供應區與終端消費市場。
南半球土地狹長,人口稀少。
無形之中,南半球國家為了接入世界貿易網,要承受更多的原材料運輸、產業鏈完整性、商品運輸等等方面的成本。
而海陸權之爭也是一樣的。
一旦世界島被緊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便捷高效的內部迴圈,不但如英國、日本這樣的島嶼國家會面臨滅頂之災,就連美利堅這樣孤懸海外的大陸型國家也將損失慘重。
當然,打穿交通網,緊密整合世界島不是一般的困難。
至少在朱富貴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明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但無論如何,大明的工業佈局會自發地從殷洲向神州遷移,朝廷的政策只是加速這一過程而已。
到那時候,鳳都這座首都,便多少顯得有些頭重腳輕了。
但遷都到哪裡,還需仔細思量。
說句實話,單純從地理角度來說,江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算是兼顧兩邊。
但從政治角度上說,首都放在倭島顯然是不可取的。
朱富貴的初步計劃還是還於舊都——應天府。
應天府,或者說如今的金陵特區,是大明在神州第二早建立的經濟特區,基礎好,底子牢。
且大明擁有南洋-澳洲之後,金陵位置也不算偏南了,可以輻射南洋。
只不過,自古定都南京好像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朱富貴心底有點虛。
自己篳路藍縷,從殷人贅婿一路走來,創下這5500萬平方公里偌大的疆土,插過很多旗,也學過很多“良師”,朱富貴不確定自己的命格有沒有硬到可以克服南京魔咒的地步。
要不乾脆學楊廣設東西二京,再加上朱棣的南北二京,湊個四京得了。
可從維護帝國統一的角度來說,設四京只怕畫蛇添足,起到反作用……
……
朱富貴回到鳳都之後,將遷都之事暫時擱置,需要處理的政務非常之多。
首先是從俄國方面接受阿卜杜勒老弟的家人們。
當時空襲君士坦丁堡,救出阿卜杜勒的時候,限於飛艇的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