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童貫之想(第1/2 頁)
童貫顫巍巍抱起童常的屍體。
這屍體對他來說,是那麼珍重,那麼沉重。
童貫抱著的,不是童常的屍體。而是他碎裂一地的王冠。
曹州府城門前的百姓是善良的。有人見他可憐,便想上去幫忙。
“你們去幫忙便是。但我要告訴你們:這人叫做童貫。”守城兵丁介紹。
圍觀的百姓,由傷心變得高興。他們忌憚於童貫往日的赫赫兇名,不敢上去捶他。
但指著土狗罵蠢豬,百姓們很有一套。
童貫耳朵灌滿了罵聲。他憤怒的看著百姓:“若是放在月餘之前,我全給你們築了京觀。”
童貫背起童常,步行往汴梁走去。
這人自有一股狠勁。他要讓大宋的官民看看,他童貫不是懦夫。
童貫韌勁十足。童常韌勁不足。
只走了三天,童常就開始腐爛。那流出的汁液,走到哪裡臭到哪裡。
童貫坐在地上,失聲痛哭。他的哭聲,是那樣的委屈與不甘。
童貫哭夠之後,找來樹枝,將童常化為灰燼。
那滾燙的灰白,是童貫最後的底色。
這一日,童貫來到東明縣。這是他誕生的地方,也是他追逐夢想的地方。
童貫生的高大威猛,儀表堂堂。就是這樣一個漢子,在家鄉卻佝僂著身子,卑微的做人。
這樣的人生,肯定不是童貫想要的。
他想去種地,卻沒有錢財購置土地。
他想去當兵,卻只有鄉勇可做。
他想去讀書,卻連一本《論語》,都買不起。
他茫然四顧,他心有慼慼,不知今生該以何種營生為生?
神宗皇帝對於內侍的信任,多於對朝臣的信任。
神宗皇帝派宦官李賢,去召集四方有志青年,投身到內侍行業。
這一日,召集令來到了童貫的家鄉。
李賢是個有才的內侍。他只知道一個道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李賢出了一張榜。名為:招賢納士
告:四方有志青年書:
你的人生灰色暗淡嗎?
你的前途,霧茫茫看不清方向嗎?
你的腦袋空空,不知所謂嗎?
你的錢包空空,啥也買不起嗎?
當年孤枕難眠,沒有佳人陪伴時,你是否這樣想過?
我要做個有志青年。我要奮發向上,闖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那麼好。
屬於你的機會,馬上到來。
只要你敢來,我就敢給你一兩銀子。
只要你有斷舍離的決心,我就能給你一份有前途,有進步的事業。
在這裡,你不用擔心住。因為你住在皇宮裡。
在這裡,你不用擔心吃,因為你吃的是御膳房。
在這裡,你不用擔心妻子。因為,你是個果決的男子。
那麼。
心動不如行動。趕快行動起來吧。
童貫買不起《論語》,但也偷聽,偷學了一些知識。
這一份招賢納士的榜文,是漆黑夜空裡的一顆明星,指引童貫前行。
這一份招賢納士的榜文,是萬綠叢中的一抹紅,芳香了童貫的人生。
童貫一步一個腳印,來到招募處。
“那個,我想…”
李賢看到威武霸氣的童貫,心裡歡喜的不得了。“年輕人,不要想,要去做。”
“做什麼?”這時的童貫,還保持著一顆童真的心。
“不要問,不必問。只管大步走進小屋,你丟失了一點點,卻得到了一大片。”
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