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才是王道。
雖然大唐科舉的門檻倒是不高,平民百姓官家子弟你認為自己有本事的都能報名參加科舉,而且科考也是一年一度頻繁的很,按理說,這樣一來應該是取士如雲登科無數才對,但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每一次科舉,能中進士科的不過一二十人,正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真正登科的鳳毛麟角。之所以難,難就難在進士科需要考詩賦。特別是在開元之後,詩賦水平幾乎成為進士科取士的最大標準,而這一項又恰恰最考驗真本事。帖經墨義之類的考核,或許只需要死記硬背便可,而寫詩作賦靠的是文采靈性積累以及天賦,這這便是進士科難的地方。
又因為名額所限,就算你詩賦寫的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你好的一籮筐,或者哪怕是跟你一樣好的,甚至沒你好的,他們都有可能排在你的前面,原因很簡單,假如他們的名氣比你大的話。大唐科舉考試可是不糊名的,考官聽過你的名氣,讀過你的詩作,你中進士的機率便比那些籍籍無名之輩要大的多。
鑑於此,很多讀書人在科舉之前,想著法子得提高知名度,因為知名度越高,成功的可能性便越大。如何提高知名度,在大唐通用的做法便叫做‘投卷’。所謂投卷便是將自己的大作敬獻給當朝達官貴人或者是文壇名士,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得到他們的推薦,甚至是借他們之力提高知名度,增加中舉的機會。
開元十九年的狀元,後世大名鼎鼎的大詩人王維便是透過投卷這種辦法,得到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推薦而一舉奪魁,足見這種辦法的效用之佳。其他各種無名人物透過這種辦法中進士的不勝列舉。
柳管事對王源說的那番話當中,便是暗示王源可以借參與詩會之名投卷李左相,從而達到揚名的機會,李適之再加以推薦,中進士的機會便成百上千倍的增加了。
這番話對其他讀書人稍微透露一分一毫,那些人便會立刻明白其中的關竅,個個會趨之若鶩,喜出望外。只可惜柳管事引誘的物件是王源,王源對這其中的關竅一知半解,所以效果並不大,這反倒讓王源能冷靜思考,懷疑去李適之的動機來。
柳管事當然不能說出為何李適之會想起王源這個無名小卒,還特意派他來見王源的原因。事實上王源是柳管事這幾日在長安城中見的第二十三個人了。這些人中有的是主動給李適之投卷拜碼頭的讀書人,有的便如王源這般是偶爾得知其詩作,覺得寫的不錯,所以上了李適之的名單。
而拜訪這些人的原因也確實想篩選出有些真文才的人出來,但卻不是要誠心的栽培他們,而是要解一樁燃煤之急之事。
第二十五章 詩會
事情說起來挺有趣的,在大唐,對詩歌的熱愛幾乎成了一種風尚。處在社會最底層自然感受不多,但在上層官僚權貴階層,能寫詩,寫好詩,幾乎成了一個人是否有才能的象徵。
自開元后,朝廷科舉中越發將詩賦水準作為取士的最重要的標準,更是讓大唐天下詩詞歌賦滿天飛,人人爭在文壇居有一席之地。朝廷官員達官貴人更是詩詞相和往來,引為風雅之極之事。在大唐,你要說你不會寫詩,你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有趣的是,朝廷官員之間的矛盾,有時候不僅限於爭權奪利的矛盾,往往是相互攀比攻擊作詩水平的高低,從這方面壓倒對方來顯示自己有才能。
風尚如此,催生了大唐各地每年大大小小的詩會何止萬場。從年初到年尾,長安內外,大江南北,從京城到地方,從高官到窮書生們,各種詩會層出不窮,形成一股經久不息的風潮。柳管事口中所提的這個長安城中的梨花詩會,便是這大大小小詩會之中的一個而已。
和其他所有的詩會不同的是,梨花詩會的組織者便是當朝權勢熏天的右相李林甫。李林甫組織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