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小孩子是不要去問的。以後想來,這樣的規矩,和祖父的政治生涯,和他在嚴酷的*中形成的習慣不無關係。近年讀到有的政治人物後代寫的回憶文章,談到父輩如何與之談論內部政治問題,而算其年齡尚未成年。當臨此時,我內心頗有不安。
我聞到屋裡有一種強烈的異味,味道是從放在廳裡的幾個圓鼓鼓的囊中出來的。後來我從廚師張師傅那裡知道,那囊是牛肚做的,裡面放的是酥油。我從小對酥油的味道並不陌生,家裡設有經堂供佛,裡面就點有酥油燈。但那天我覺得從囊裡散發出來那股味道非常難聞。幾年後在北京和父親講起這種感覺,他說,不可能啊,酥油是很香的,恐怕是你的嗅覺特別。的確,我的嗅覺對羶味特別敏感。直到今天,我對於某些羶味食品,仍是心存顧忌。不過,那幾袋東西的味道確實很特別,張廚師也是這樣認為的。父親權且接受了我的味道特別說,他的進一步推測是,依那時的交通條件,那些客人從藏區到成都要走很多天,天氣又熱,可能酥油變味了。
送走客人後,祖父高興地吩咐用客人送來的酥油做糌粑吃。第二天,全家吃了一餐糌粑。糌粑是用青稞麥炒麵和著酥油捏成的餅子。這是我第一次吃這種食品。祖父吃得津津有味,顯然對此頗有興趣。而我卻對那味道難以接受。我想不吃,被祖父制止了。他說,這樣好的東西怎麼能不吃!又說,不能擇食,要養成一個習慣,有飯不論好壞都要抓緊吃飽。我只能強吃下去。
“不能擇食,有飯不論好壞抓緊吃飽”這樣的話,祖父說過多次。在我成人以後,一次他又向我說起這個話,並且說,過去在部隊的時候行軍打仗,常常剛端起飯碗就又要出發,所以有飯一定馬上吃,否則就可能餓肚子。他這一說使我對他講這個話的個人經歷背景有了一些瞭解,這是他從“非正常的”環境中得來的一個生存經驗。
小時候吃東西,一是因為餓,二是因為饞,兩種情況都是為自然慾望所誘致。這次酥油糌粑吃後,我知道了,有的時候還需要“強吃”。從後來的生活經歷來看,強吃雖然是很少有的情況,但只要走南闖北、跨文化交流、適應社會環境,而人們又把吃(或不吃)作為交往中相互傳送的訊號,那“強吃”至少對我個人來說,應是一個必備的能力。
記得1967年初,和幾個中學同學一道從北京向南步行“長征”。走了一個月,到達河南蘭考縣。這一天,天降大雪,在雪地裡走了一天,疲勞加上雪光晃眼,傍晚到達一個村子時感覺頭暈。這個村子叫秦寨,是當年焦裕祿在蘭考當縣委書記時蹲點的貧困村之一。我們找到大隊幹部,被分派到各家吃飯。我和一個同學去的那家,大娘做了玉米麵和紅薯乾粉窩窩頭給我們當主食,還弄了些乾白菜熬成一鍋特別款待我們的“菜”。飯菜進口後,覺得裡面有沙土,很牙磣,特別是款待我們的“菜”,沙子更多。那時的口腔和嗓子還沒有經過粗陋食品的打磨訓練,加之頭暈,所以非常不想吃。但那家的大娘非常熱情,不斷讓我們吃,盛情難卻,就只能強吃。吃完出來到村中街上,冷風一吹,忍不住嘔吐了。好在沒有吐在大娘家裡。回到北京後,有一次祖父問到我外出的見聞,我也把這段經歷講了。他聽後說:“對的。”
酥油和糌粑(2)
那是盛情下的強吃。也有非盛情下需要強吃的時候。1968年12月到山西省山陰縣山陰城公社四里莊大隊插隊後不久,按照當時“憶苦思甜”的模式,我們要求村裡安排了一次吃“憶苦飯”的活動。“憶苦飯”是以糠為主,加些麩子做成的糰子。說是糰子,其實並不能緊湊地“團”起來,只是大致捧住成一堆。“憶苦飯”吃到嘴裡後,嚼來嚼去嗓子就是抗拒,不往下走,最後只能強吞硬嚥。其實,當時所見和後來所聞,多數“貧下中農”把“憶苦飯”不是吃幾口扔了,就是帶回家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