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5 頁)
他們還有叔叔都把各自準備的禮物送給了我和christina,但是莊寧和我媽媽卻一直沒動靜。後來,外婆故意扭頭去問莊寧:“寧,你給我的小孫女們準備了什麼?我能看看嗎?”莊寧偏頭笑笑,說:“我的禮物是和Evelyn一起做的,如果你想看,可以問你女兒啊。”一聽這話,我們雙胞胎當然是齊齊向母親看去了,她一見這矚目的好奇,立刻挺直了上身,跟要頒旨的老佛爺似的口吻:“不急,不急,大家先用餐,壓軸好戲當然要最後才上了。”我和christina一齊做了個惱怒的表情給她和她的賢婿,莊寧的眼神和我對上,竟然滿臉的不好意思。
因為生日當晚已經有和朋友約定好的party,而莊寧和媽媽那件禮物,很顯然,莊寧她只是想給我們倆,還有這個家裡的人看到而已,所以,媽媽沒有吊我們的胃口太長時間,很快就在她畫室的牆上揭開了幕布。
那是一面照片牆,底襯的牆紙上有媽媽在照片排布的縫隙間留下的畫跡,還有莊寧的筆跡。那些照片,全都是與我和christina,還有這個家有關。我不是第一次看見絢爛繽紛的照片牆,也不是第一次看見家庭相簿,但老實說,這種規模的(與家裡爸爸書房裡掛的不可同日而語),還是與自己有關的,卻當真生平第一次僅見。當遮蓋的幕布嘩的一聲在媽媽和莊寧手裡落下的時候,我和christina被那些照片反射的光線晃得眼睛一閉,再睜開,只剩下驚訝。
媽媽得意地在照片上輕輕拍摸了兩下,然後朝我和christina說:“這些,是我和莊寧給你們準備的禮物,希望你們喜歡。”我的嗓子有點幹還有點哽,閉上因吃驚而張大的嘴巴,使勁吞嚥了一下,開始去看那些照片。有我們以前的家,就是爸爸媽媽還沒有離婚時在國內我們一家四口的那座房子,我看到以前自己臥室門的照片,還有一個室內窗戶的特寫。有從窗戶望出去不遠處的公園,我看到那個俯瞰的鏡頭,似乎又想起當初總會聽到從公園裡週末時飄過來的唱戲的聲音;有出了小區門口的馬路,那個已經更新卻未換名的路牌;緊跟著是一張乾洗店的照片,旁邊有紅色箭頭標示,我和christina湊上去看,莊寧的筆跡寫著“olivia爸爸說這裡以前是一家手工牛皮糖店,她們倆小時候很喜歡把零花錢奉獻在這裡,吃得牙都快被黏住了(我很想看有嬰兒肥的olivia吃糖是什麼樣子),哈哈”。
我和christina相視一笑,似乎都想起彼此曾經饞那裡的牛皮糖時的情景了。接著往下看,是一組被各自剪開後又組成S形的馬路的一寸照,仔細地貼在牆紙上,有媽媽在旁邊畫的一條略帶彎曲的路上兩排小腳印的速寫,莊寧的筆跡跟著那個形狀寫著“她們倆小時候就是從這幾條路手牽手上學的,往前看,那是她們的小學。”一個箭頭再向前,於是我們看到母校的照片,校名已經被換成了金屬質地的鑲嵌,可名字依舊還是那個。莊寧的筆跡在那些照片下面抒發著感想——
“這間教室,是她們第一次入學的教室,老師教了半年還分不清她倆,於是決定給她們分班”;
“olivia爸爸說當時的小孩就是在這面牆掛一塊布拍的學籍照片,christina排隊中途非要去廁所,於是讓已經拍完的olivia又代替她拍了一次,哈哈,倆小鬼”;
“olivia三年級的教室,那一年她的畫全市展覽了,其實畫是她們倆一塊畫的,結果,christina忘記署名了。olivia一個人上臺領獎,委屈地哭了,大家卻以為她是高興地流淚,呵呵,笨蛋”;
“小學畢業照,兩個人搗蛋,一樣的姿勢站在佇列末端,出落得一樣苗條纖細,可以看出來是美女啦”;
“還有這裡,差點漏掉,剛會走路的時候,小小伢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