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5 頁)
劍、戟、斧、長刀、腰刀,冷兵器錯綜複雜,在戚繼光的營中,連同火器在內,各種兵種有數十種之多。
再加上陣形的訓練,這使得指揮者需要關注的地方太多了,對能力的要求倍增。戚繼光本人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但他的繼任者想按他的法子練出一支強軍來,困難太大了。
在戚繼光之後,他的部下曾經入朝做戰,在攻克平壤之役中立下很不錯的戰功,但在那之後,南兵中就以廣西南兵和西南的川兵中的石柱兵為強,浙兵漸漸消失在歷史舞臺中了。
究其實質,還是太雜。
“兵貴雜”這是戚繼光的話,對他來說越雜他指揮的越好,但對普通的將領來說,太雜了就難辦了。
對惟功來說,他很自信自己的能力,但也不相信自己是兵學奇才大師戚繼光一個層面的人,所以他設計的馬軍就是他自己知道的最簡單而犀利的戰法來訓練。
首重長槍,他的部下,每天最重要的技藝就是訓練長槍術,然後是刀術。
刀砍凌厲,槍扎重傷,練好這兩樣,強兵的底子就有了。
箭術也很要緊,這些舍人都有不錯的底子,惟功希望將來帶他們出征時,能借助這些部下,短時間內,能訓練出大批的騎射手。
明軍的一個誤區就是在火器不合格之前,過度依賴火器,忽視了冷兵器和弓箭,太祖當年定下的規矩,一個百戶最少有四十長槍手和三十個弓手,可惜到現在為止,長槍手淪為炮灰的角色,其重要意義完全被忽略,弓手則培養遠遠不足,根本不能滿足所需。
當然惟功也不會在有火器的情形下大量培養弓手,只是在目前來說,他希望有一支騎射俱佳的騎兵精銳掌握在手中。
“開始吧!”
午間休息的時間很短,周晉材一直在等候著,等惟功將下午的訓練計劃定下來,他行了一禮,便是手持計劃,開始向其餘的教官一起佈置下去,過不多時,校場之中,就傳來了一陣陣響亮的吆喝聲。
“大人,這麼練下去,虎狼之師必成啊。”
“我大明王師無敵於海內時,軍兵不過五日一操,以大人這樣的練法,實在罕見。”
馬宏峻和楊英幾個老百戶官都是軍官世家,見識廣博,此時在惟功屋中,看到校場上訓練時的情形,雖然天天看到,但也是由衷感慨。
惟功笑道:“這算什麼?普通士兵也能這樣練法,得雄師十萬,海內可平服。但所需費用,恐怕也是天文數字。”
這其實仍然涉及精銳職業軍隊和素質不高但數量極多,駐地寬廣的矛盾,也是俞大猷等將帥和文官的矛盾。
地域廣大的大明不需要特別精銳而人數較少的強軍,畢竟機動性上不能保證,同時文官也沒有信心能壓服這樣的軍隊,而養一支數量強大,分駐各處,遇到情形隨時能以多擊少,將亂源消彌在萌芽狀態。
兩種爭執的結果肯定是文官勝了,明朝一直到亡國時,才出現山海關鐵騎營這樣的精銳,但很遺憾,這種職業化的精兵已經不是朝廷掌握,是關寧這樣的藩鎮掌控了。
這反而是從一個反面印證了文官的憂慮,職業化的軍隊在資訊不發達的時代很容易被個人掌握住,成為藩鎮。
想到這裡,惟功也是陷入沉思之中。
……
“我是受不得了。”
“朱尚峻這廝沒用,侯爺深為失望,已經發下話來,就靠我們哥幾個了。”
“放手幹吧,現在這張惟功已經得罪了太多的人,事情一出,肯定是群起而攻,到時候,我們就是立下大功了。”
已經是起更時分,軍營中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鼾聲,訓練強度大,每天天黑之後不久,學完文化課,教官和百總們分別記錄下當天的事件之後,所有宿舍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