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皇恩浩蕩(第1/3 頁)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隨著大量仁教弟子的離去,王法學派,以及其他學派弟子的上位,祁國的政治風向迎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以往祁國奉行仁教君君臣臣的理念,王要有王的德行,如此才能要求臣子盡到臣子的責任。
而現在,推行王法學派的祁國,再也不是曾經那般。
王擁有無限的權力。
以天下之力奉養一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總結,君王的權力是無限的,責任是沒有的。
臣子的責任是無限的,權力則是要看君王的心情。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仁教弟子忍無可忍,或被逼著離開朝堂,或主動離開朝堂。
他們的離開,讓更多王法學派,以及其他學派的弟子上位。
此消彼長,祁國的情況日益惡化。
尤其是祁王與諸侯的關係,急速惡化。
《皇極經世書》講究集權,以眾生奉養一人。
分封制很明顯不符合《皇極經世書》的要求。
而諸侯們更是《皇極經世書》修行者最大的阻礙。
在這種情況下,祁王蠻哪裡還能容得下諸侯。
但祁王蠻也不傻。
逼走了仁教,祁王室現在實力大減。
雖說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依舊有著遠勝普通諸侯的實力。
可隨著仁教弟子的離去,外加對仁教的迫害,國內還是難免出現了一些動盪。
必須儘可能填補仁教弟子離去的空缺,壯大祁國的軍事實力。
軍事改革就不得不提升日程。
以往祁王室遵循仁教的教義,凡國內甲士,只取國民。
也就是士人階層。
至於普通百姓,農民,工匠等等,職業基本固定,不存在當兵的可能。
他們只需要安心生產就行了。
上陣殺敵那是專業人士的事情。
可現在不一樣了。
祁王蠻想要儘快剷除所有阻礙,完成集權。
如果士兵只從士人階層抽調,很難在短時間得到大量的軍隊。
沒有足夠的軍隊,戰事必然陷入焦灼。
這對祁王室而言很不利。
所以軍事改革勢在必行。
怎麼改。
首先擴大兵源。
以前不是隻有士人才能當兵嗎?
現在讓普通百姓,農民,商人,工匠都能當兵。
什麼,他們不願意當兵,不想上陣殺敵?
簡單啊,斷絕他們所有致富的可能。
商人不是以低買高賣盈利嗎?
加稅。
所有商品加十倍稅收。
十倍不夠,那就加一百倍。
什麼,你說加稅加到最後都要消費者買單。
哈哈,就是要讓消費者買單啊。
消費者不買單,怎麼進一步壓榨更底層的百姓,怎麼掠奪他們的財富。
什麼,農民沒錢,工匠沒錢,商品沒有人買了。
沒有人買怕什麼啊?
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沒有了私商,禁絕了商業,咱們才能辦官商啊。
朝廷督辦,惠民利民。
什麼,你說以前一袋鹽二十錢,現在漲了四倍。
以前一匹布一百二十錢,現在漲了三倍。
呵忒,前段時間私商經營的時候,鹽還漲到一百多吶,你們現在能吃到八十錢的鹽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賤民不要不識好歹。
但只有這樣還不夠。
生活成本增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