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現代戲劇的革新者(第1/2 頁)
晚上九點。
在張老家蹭完晚飯後,李立文和馮 元正陪著張老來到書房裡面,聊起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況。
“李文,看完下午的節目,感覺怎麼樣?”張老掏出一根菸,分給馮元正和李立文。
李立文笑著接過香菸,輕輕地吸了一口後說道:“很不錯,基本上把我想表達出來的內容都表達出來了。”
“那就行。”馮元正邊喝茶邊說道:“我還怕我們人藝埋沒了你這麼好的本子呢。”
“那哪能啊。要是連人藝都埋沒了這個本子,那在國內也難找到更合適的舞臺了。”
“哈哈哈。”
笑完後,張老看著李立文,欣慰的說道:“我相信,這部戲之後,在戲劇方面,國內再也沒有人能和你媲美了。”
“您說笑了,張老 。”
在李立文之前,排在華國第一梯隊的就是舒先生的《茶館》和萬先生的 《雷雨》。
這兩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會洞察和精湛的藝術表現,成為經典之作。
舒先生的《茶館》描繪了舊社會的眾生相,萬先生的《雷雨》則揭示了家庭悲劇的根源。
它們不僅是話劇舞臺上的瑰寶,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再往後就是陳先生的《白鹿原》。
該劇自首演以來,至今已經達到了400多場,踏遍72城87座劇院,收穫60多萬觀眾的熱烈掌聲,所到之處,無不一片讚譽。
陳先生的《白鹿原》以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深刻的人文關懷,被譽為“經典名著改編第一大戲”,“華國話劇扛鼎之作”,“華國話劇的新巔峰之作”。
儘管上述三部話劇在華國話劇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相較於李立文的上一部話劇《哈姆雷特》,在國際市場上仍稍顯遜色。
《哈姆雷特》自2017年公演以來,至今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巡演,累計觀眾超過百萬。
特別是在紐約百老匯。
百老匯其實是一條全長25公里的一條長街,它在曼哈頓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
在大道的兩旁,分佈著大大小小的劇院,是全球最大戲劇中心之一。
因為原作 《哈姆雷特》的原因,李立文的《哈姆雷特》話劇一經登陸百老匯,幾乎場場爆滿,僅僅一個月內就收穫了國際劇評界的高度讚譽,被譽為“東方戲劇之光”,奠定了他在國際戲劇界的地位。
在戲劇逐漸衰弱的時代,李立文的《哈姆雷特》如一劑強心針,喚醒了觀眾對戲劇的熱情和喜愛。
《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人藝引進李立文的第二部話劇,也是今年人藝的重點劇目,受到了從上至下的一致重視。
與之配合的演員都是國內最頂尖的那一批,舞臺佈景和燈光設計也力求完美。
在配樂上,人藝更是請出了國內知名的音樂家親自操刀,力求每一個音符都能與劇情完美融合。
就是這樣的高標準配置下,《羅密歐與朱麗葉》在還沒有開始公演前,就收到了來自20個國家的預定邀請,海外媒體爭相報道,期待值爆棚。
如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拉開,其海外的邀請更是增加到了三十多個國家。
這也就是人藝心疼這幫老藝術家們的身體而砍掉了不少邀約,不然到26年年初他們都回不來。
在這種背景下,李立文僅憑藉兩部話劇便坐穩了華國話劇界的頭把交椅,其影響力遠超國內,輻射全球。
7月 7日,《羅密歐與朱麗葉》正式開始全國巡演,它的首站便是申城。
爆滿!
在黃牛那裡,一張《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門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