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戰後的重建與新的挑戰(第2/2 頁)
會議中說道,“我們必須找到並摧毀他們的技術來源,否則一切將重蹈覆轍。”
莉亞透過反抗軍的地下網路,發現了一系列可疑的黑市交易。這些交易涉及非法的神經介面裝置和集體意識融合程式碼,它們被散佈到全球各地,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被誘導購買這些裝置,以期進入“完美的虛擬烏托邦”。
“這些裝置是災難的前兆,”莉亞說道,“如果我們不盡快阻止他們,凱西的追隨者將重建她的帝國。”
為了應對這一威脅,莉亞決定帶領一支反抗軍小隊,潛入地下網路的深處,尋找並破壞這些交易和技術的源頭。他們將透過駭客技術追蹤資金流動,試圖找到未來之光的核心領導層。
隨著虛擬世界的重建和改革推進,諾亞和莉亞開始面對一個新的挑戰:如何在保持個體自由的同時,防止技術再次被濫用。雖然他們打敗了凱西,但技術帶來的誘惑和危險依然存在,許多人開始質疑,技術的進步是否真的能帶來長久的自由。
,!
諾亞開始反思,技術本身是否存在不可避免的控制傾向,無論是集體意識融合還是個體自由技術,它們都可能被少數人濫用,導致新的不平衡。
“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為人類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未來?”諾亞在一次私人談話中對莉亞說道,“或者說,技術只是一種新的枷鎖,帶來了新的控制和矛盾。”
莉亞也開始感到困惑。儘管她一直為虛擬世界中的自由而戰,但她看到了一些人在自由中迷失,甚至轉向了凱西的極端思想。她開始思考,技術與人類的關係是否需要一種新的平衡,而不是簡單的自由與控制之間的二元對立。
“也許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方式,”莉亞回應諾亞,“讓技術服務於人類,而不是讓人類屈從於技術。”
新技術的誕生:
儘管面對困惑,諾亞沒有停止他的研究。他意識到,技術並不是問題的根源,問題在於人類如何使用技術。他決定開發一種全新的技術系統,這種系統將不會依賴於控制或完全的自由,而是建立在合作與信任的基礎上。
諾亞的新技術名為“意識協作網路”,這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網路,允許每個個體保留自己的意識獨立性,但同時能夠透過協作共享知識和資源。不同於集體意識融合,這種網路不會消除個體的自主性,而是透過共識演算法建立信任,每個人的決策和行為都由社群共同決定。
“這是我們邁向未來的希望,”諾亞在技術演示中說道,“技術不應該是控制的工具,也不應該只是單純的自由選擇。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基於合作、透明和信任。”
諾亞的意識協作網路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迅速獲得了支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網路,尋找一種既能保留個體意識,又能透過合作實現集體利益的模式。
在地下網路的深處,莉亞的團隊終於找到了未來之光的核心基地。這是一座隱藏在南美洲叢林中的秘密實驗室,那裡進行著新一代集體意識融合實驗。莉亞意識到,這是他們摧毀未來之光的最後機會。
她帶領反抗軍小隊深入叢林,準備發動一次突襲行動。與此同時,諾亞透過技術支援,為莉亞提供了基地的詳細資訊,並遠端干擾了基地的安全系統。
這場戰鬥將決定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未來。如果未來之光成功,凱西的理念將捲土重來,所有的自由都將被剝奪。
:()星際裂隙:人類的黎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