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昭宣中興——霍光輔政與破局(第3/4 頁)
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劉弗陵驟然離世,這一晴天霹靂讓整個漢室朝廷陷入了巨大的混亂與不安之中。
漢昭帝在位期間,朝政大權雖主要掌控在霍光手中,但昭帝聰慧明智,本有望在日後一展宏圖,奈何天妒英才,未能充分施展其治國抱負便匆匆離去。
漢昭帝駕崩後,昌邑王劉賀被擁立為新帝。然而,劉賀在位短短二十七天,便因荒淫無道、肆意妄為而被霍光等大臣聯名奏請廢黜。
在這短暫的二十七天裡,劉賀的行徑放縱無忌,他大肆提拔自己的親信,妄圖迅速在朝中建立起只屬於自己的勢力,嚴重干擾了朝政的正常秩序。霍光等大臣目睹劉賀如此不堪大用,為了大漢的穩定與長遠發展,毅然決然地決定廢黜劉賀。
隨後,霍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擁立了曾流落在民間的劉詢為帝,即漢宣帝。劉詢身世坎坷,早年曆經諸多磨難,深知民間的疾苦。
漢宣帝即位時年僅十八歲,他深知自己的皇位來之不易,表面上對霍光尊崇有加,暗中則不斷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施展自己的治國方略。
起初,宣帝在霍光的陰影下謹小慎微,然而他並未因此消沉。他一邊巧妙周旋於霍光及其黨羽之間,避免引起霍光的猜忌;一邊默默觀察朝中局勢,洞察各方勢力的動向。 選擇隱忍不發,任由霍光繼續執掌朝政。但他也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在暗中培養自己的親信。
公元前 73 年,漢宣帝初登皇位,隨即詔求“微時故劍”,力排眾議將髮妻許平君立為皇后。此舉動既彰顯宣帝的深情,亦體現其於霍光權勢下堅守自身情感與尊嚴的決心。
公元前 71 年,許平君竟遭霍光之妻霍顯指使女醫淳于衍毒害。隨後,霍光之女霍成君被立為皇后。此間,漢宣帝雖內心悲憤,卻只能隱忍,維持與霍光表面的和睦,以待時機。
公元前 70 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如惡魔般肆虐大地,地震等災害頻繁爆發,給西漢王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據粗略統計,約有六千餘人命喪其中,面對如此慘狀,霍光作為輔政大臣,召集滿朝文武,共商救災之策。在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此番天災,乃我朝之大難。當務之急,是全力拯救百姓於水火。”他果斷下令從國庫緊急調撥大批糧食和物資,組織人力火速運往災區。
與此同時,漢宣帝劉詢也展現出了帝王的擔當與悲憫。他身著素服,親自前往太廟祭奠,祈求祖宗護佑。
劉詢神情嚴肅,對群臣:“朕之子民受苦,朕心甚痛。各級官員務必全力以赴,救災如救水火,不得有絲毫懈怠!”他派遣親信大臣作為使者,攜帶御賜的錢糧物資,奔赴災區安撫百姓。
在這場與天災的搏鬥中,朝廷上下齊心協力,逐步穩定社會局勢。雖然損失慘重,但也展現出了在災難面前的堅韌與團結。
公元前 68 年,權傾朝野的霍光病逝,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霍光,自漢武帝時起便步入政治舞臺,肩負起輔佐幼主之重任。他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見證了漢室江山的風雲變幻。
漢武帝駕崩,漢昭帝年僅八歲,霍光受託孤之重,他盡心盡力,秉持忠誠,使得朝政得以平穩執行,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休養生息。 漢昭帝英年早逝後,霍光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發揮了關鍵作用,最終擁立了漢宣帝。漢宣帝即位之初,對霍光尊崇有加,而霍光也繼續在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霍光出生於約公元前 117 年,於公元前 68 年病逝,享年約 49 歲。
霍光的一生並非毫無爭議。他位高權重,家族勢力逐漸龐大,其親屬多有不法之舉。在他生前,這些問題被其權勢所掩蓋。
公元前 66 年,霍氏一族野心膨脹,妄圖謀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