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粟裕對從軍部要來的原教導總隊七隊隊長杜屏說:&ldo;教導隊的幹部,指導員、文書、文化教員、軍事幹事、政治幹事我們都準備好了。下一步主要就是選調學員。學員以班排兩級幹部為主,少數為連級幹部,訓練時間半年左右。&rdo;粟裕親自審定學員名單,嚴格把關,不合格的堅決退回部隊。粟裕特別強調&ldo;三不要&rdo;:一是體弱多病的不要;二是在部隊表現不好的不要;三是沒有培養前途的不要。
時間如流水一般從指間流逝,繁重的軍務不能沖淡心中那份失意和對夢中人的思念。日子就這麼在戰事的精彩和情事的暗淡中打發。
盤算時間,發現從巖寺出發打擊日寇已有一年。一年來新四軍作戰六百三十多次,斃敵七千多人,繳槍二千八百多支,其中二支隊取得了很大成績。五月份,因為這個原因,司令張鼎丞接到通知,由他代表新四軍赴延安匯報工作,並出席中共&ot;七大&ot;。
司令張鼎丞是六月底離開狸頭橋的,張鼎丞走後,國際友人史沫特萊來到狸頭橋。
史沫特萊滿頭金髮,高鼻,藍眼睛,身披綠外衣。她的目的地是軍部雲嶺,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和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身份,一面救護傷員和難民,一面報導中國抗戰,宣傳中國傷兵的英勇事跡和所處困境上,並向世界性組織呼籲救援。
‐‐到江南以來,粟裕見了不少外國人,史沫特萊是他見到的第一個外國女人,第二個國家的外國人,她對中國人很友好。在此之前,粟裕看到的外國人都是日本人,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日本人到狸頭橋來,粟裕以槍炮相迎,放他們的血,要他們的命。史沫特萊來了,粟裕很客氣,擺出美酒佳餚招待她,還唯恐招待不周。
一支隊陳毅得訊也趕到狸頭橋與這位國際友人會面,三人一起在狸頭橋合影留念。
到了八月份,黃火星率三團調至皖南軍部,原防區由粟裕新發展起來的部隊駐守。陳毅的一團也調走了。經中央軍委批准,新四軍軍部指令第一、第二支隊合併,陳毅和粟裕一起組建江南指揮部。
八月底,粟裕將狸頭橋的工作交給參謀長羅忠毅打理,他自己和杜屏帶二支隊教導隊離開狸頭橋前往江蘇省溧陽與陳毅會合組建江南指揮部。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1
&ldo;天昏昏,地冥冥,刮民黨軍棄南京,日寇來到溧陽城,燒殺淫擄害人民。/風淒淒,雨淋淋,溧陽城裡沒有人,街頭小巷遍地屍,數裡不聞雞犬聲。/風雨刮後天氣晴,溧陽來了陳司令,帶來大批新四軍,打退日本鬼子兵。&rdo;
溧陽位於江蘇省西南端,南、西、北三面群山環繞,地勢西高東低,青山綿亙、溪流眾多、湖泊密佈。陳毅的司令部所在地是號稱&ldo;十里千墩&rdo;前馬鎮水西村。
一九三九年九月,粟裕和杜屏率教導隊來到水西村,受到一支隊司令部機關的熱烈歡迎。因為粟裕未到之前,陳毅就先做了鋪墊,跟機關的同志介紹說粟裕能文能武,是個將才。再說二支隊在當蕪地區的戰績突出,韋崗一戰是江南新四軍第一仗,江南的新四軍誰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粟裕?
在一支隊司令部裡,粟裕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像政治部主任鍾期光、敵工科科長的丘東平等人,他們跟隨粟裕參加過新四軍的抗日先遣隊。但看到更多的陌生面孔,如軍法處處長周林,貴州仁懷人,原先是在北平、天津、上海領導工人運動的,是個大嗓門,但人性情隨和。
司令部和政治部的辦公處設在水西村李姓宗祠,這個祠堂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修葺。宗祠建築考究,木刻花雕細膩精緻。參謀住在前院,陳毅住後院,粟裕來後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