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還得是史公子啊!(第1/4 頁)
《森林冰火人》《雙人成行》同步發行,讓許多玩家都不由自主地討論起了兩款遊戲的差異性。
首先從劇情方面,就被一些玩家吐槽。
前者是兒童向,沒什麼劇情。
遊戲給玩家設定的目標就是拯救森林。
而後者就是全年齡段,不僅有劇情,而且還有深度。
目標不是宏大的拯救森林,拯救世界之類的,而是拯救自己的家庭。
《雙人成行》的討論度更高,可玩性也更高。
但是,小孩子玩遊戲,誰看劇情?
就比如《拳王》。
有些小孩玩了一年,還不知道里面講什麼內容。
再比如《地下城與勇士》。
很多玩家都只記得,1級的時候拯救了一位名叫賽利亞的少女。
85級的時候使徒降臨,斬殺第七使徒·安圖恩。
90級的時候第二位使徒降臨,前往寂靜城斬殺第九使徒·製造者盧克。
中間的劇情從來不看。
因為兒童根本不怎麼看劇情,所以也沒必要在這上面下功夫,只專注於玩法就行了。
兩者遊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付費和免費。
還沒上學,或者剛上學的小孩兒哪兒有錢買遊戲?
20塊錢,和三國殺確實是一個價格,但不是現金,必須用網路支付。
這個年齡的人,能成功不拉褲子裡就已經算成功小孩了,別提讓他們去註冊賬號,搞網銀支付等等操作了。
《森林冰火人》其實在兒童向的遊戲中,已經算得上是比較成功的了。
但是跟《雙人成行》一比,就顯得比較拉。
好像兩款遊戲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
冰火人來自十年前,雙人成行則來自十年後。
“怎麼史公子就拿千鶴引擎做了這麼個玩意兒?”
“我也不懂,聽說史公子為了拿到千鶴引擎的授權,費了好大勁兒的功夫呢。”
“現在市面上除了千鶴自己,還有倆子公司,就他能用千鶴引擎了吧?”
“我的評價是,不如不做。”
“這遊戲哪一點比得上雙人成行?”
“檔次擱這兒差著呢!”
“別踩一捧一好伐,這遊戲本來就是給小孩子玩的。”
“對,四五歲,六七歲的小孩子挺喜歡玩的,而且還不要錢。”
兩款遊戲的目標群體不同,其實沒辦法放在同一個標準下來比較。
是史小強非得同步發售,搞得好像《森林冰火人》是《雙人成行》的競品一樣,所以網路上才有了不同的聲音。
“史公子真對得起他這個名字,真特麼是個打不死的小強。”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不對,史公子這次的《森林冰火人》是完全免費的啊,那他怎麼盈利?”
“什麼時候老史家裡開始做慈善了?”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老史割中年人韭菜,小史補貼給兒童,迴圈起來了屬於是。”
史小強,看到一些對他人身攻擊評論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本來想著的是遊戲免費,廣告付費。
怎麼盈利呢?
吃廣告商的投放費用唄。
他之前聽了老爹的話,《三國志》只買了一點點量。
而當時的競爭對手匡宇祥製作的《騎士與部落》瘋狂買量。
《騎士與部落》是個什麼垃圾遊戲?
光靠著買量,竟然還吸引了那麼多土豪。
遊戲製作原來這麼簡單?
做個換皮遊戲,然後買量就完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