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安王再次入局(第1/3 頁)
原本鄉試結束半個月之後,會試的成績也要出來了。
但這個時候,卻出了亂子,據說是考完之後,一眾考官批閱試卷之時,有人意圖火燒貢院。
幸好值夜的官兵比較機警,在賊人倒火油的時候當場抓獲,才避免了朝廷的巨大損失。
聖人大怒,命大理寺與九門提督合力徹查此事。
兩個部門忙碌了大半個月,中間牽扯到了禮部和翰林院的幾位官員,其中就有今年的監考官之一——翰林院侍讀學士皇甫林。
九門提督那邊查到,暗中放那縱火賊人進來的,正是皇甫林。
大理寺立刻將皇甫林緝拿歸案,並分別審問了日常與他交往甚密的同僚與朋友們,可惜卻什麼都沒審出來什麼結果。
皇甫林自然是大聲喊冤,堅持自己是冤枉的。翰林院的同僚們也有不少上書替他說話的。
但無論他是不是冤枉的,牽扯到了這種案子裡,又在這個節骨眼上,直接影響了本次會試的程序,讓此次參考的舉子對他頗有怨言。
朝廷也不好不顧念這些舉子,為了迅速平息民怨,只好先把皇甫林等一干涉案人員先行羈押,並宣佈此次會試成績作廢,要重新出題,重考。
為了彌補補償舉子們,朝廷按人頭每人發了二十兩銀子。
倉促之間,缺席的那個監考官不好找。因為誰也不敢肯定,補缺的那個人不會有問題。
聖人思慮過後,乾脆大手一揮,推了安王去頂崗。
如今的安王,早已淡出朝野多時。他雖然還按時上朝,卻很少發表什麼關於朝政的意見了。
除了安王黨的核心人員,眾人都默契地把安王排除在了朝政之外。
聖人忽然來了這麼一出,把所有人都打了個措手不及。
那日下朝之後,無論是寧王還是譽王,都匆匆召集了心腹,討論聖人愣是把安王重新拉入局中,究竟意欲何為?
驟然被推入漩渦中心的安王也很懵,但他的反應也是最快的,在他的心腹們沒來找他之前,就提前派的人挨個通知:不用過來,是好事。
兩年前他和聖人坦露了心聲之後,聖人沒有厭棄他,他就知道聖人心中重新對他有了期許。
這些年他明面上在朝堂並無建樹,其實私底下和聖人相處時,卻會主動和聖人分享自己對某些事的看法。
他參照著日常和自己兒子之間的相處,每次提出的觀點都會有些不宜察覺的漏洞,就是專門讓聖人來指點他的。
從聖人的視角來看,就是五兒子在他的指點下,一點一點進步,慢慢把看待問題的視角,從純粹的臣子角度,挪到了做決策的君主的角度。
因聖人那一輩奪嫡激烈,兄弟中最為優秀的太子直接被逼瘋了,聖人掌權之後,就對“立太子”這回事有了心理陰影。
每次有大臣在朝堂上提出立儲之事,聖人都會立刻岔開話題。
久而久之,眾人都明白了聖人的心思,
也就無人再去觸他的黴頭了。
原本聖人不立太子(),??虎羐?癑奏蝶偛拏?偛?瞍????
瑓?﹦?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正因為沒有儲君,每個皇子都覺得自己有機會,鬥爭非但沒有緩和,反而比他們那一輩更加混亂了。
有實力的皇子籠絡朝臣,沒實力的皇子便勾結兄弟。朝中派系林立,很多不想站隊的中下層官員,都不得不捲入皇子間的爭鬥,要麼選邊站,要麼就徹底出局。
弄出這種後果,聖人也不是不後悔。可當他想要收拾局面時,才發現局勢已經不好控制了。
他只好先犧牲了一個徐甘,並藉此先行打擊安王的勢力,想著先把平衡打破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