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中國盜墓史王子今 > 第51頁

第51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蔚然成風的民間盜墓

宋代以來的骨董收藏之風刺激了盜墓風習,而盜墓發現又為當時金石研究的興起提供了條件。二者相互輔承,使得宋元時期的民間盜墓之風越演越烈。

蔡絛在《鐵圍山叢談》說,帝王尚好博古收藏,盜掘古器一時成風,&ldo;於是天下冢墓,破伐殆盡矣。&rdo;《邵氏聞見後錄》記載了這一故事:北宋時,有人在長安賣湯餅民家得到高尺餘的白玉奩,上刻雲氣龍鳳、海上神山,進獻朝廷,得到&ldo;墟墓之物,不可進御&rdo;的答覆,於是收入官庫。同書又記述,有人在關中壞一古冢,發現一件可容水一斛的碧色大瓷器,&ldo;中有白玉嬰兒,高尺餘,水故不耗敗。&rdo;

隱秘的、持續不斷的民間盜墓在宋朝整個盜墓史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尤其在民間盜墓蔚然成風的南宋,有史可查的民間盜墓就有很多。

宋高宗建炎初年,長安城附近不斷有盜發古墓的事件。明人在《稗史彙編》中寫道:&ldo;長安近城官道之側,有大古冢,以當行人常所往來,故獨久存不毀。建炎初寇亂,有人發之,得古銅鐘鼎之屬甚多,驗款識,皆三代物。冢為隧道窟室,土堅如石,周匝皆刻成人物侍衛之狀,其冠服丈夫則幞頭,婦人則段衣,皆寬袖,頗類今制,而小異。乃知數千載冠服已嘗如此。&rdo;這段話的意思是:在長安附近的官道旁邊,有一個很大的古墓。當時很多行人來來往往,所以這座墓一直儲存了很久而沒有遭到掘盜。然而宋高宗建炎初年因為戰亂,這座古墓終沒有逃過此劫,被人給盜了。盜墓人在墓裡得到許多古銅鐘鼎之類的器物。經人看了一下樣式,證明是三代以前的器皿。這個墳墓有個隧道,隧道的土很硬,好像石頭一樣。墓室的窟室四面牆上都刻有很多類似侍衛的人。墓主人的頭上有幞頭,其妻子則穿著衣,都有著寬寬的袖子。和宋建炎期間的服飾很像,只是個別的地方有一些小的差異。因此可以看出當時人得出結論:幾千年前的衣服就已經是宋代時那個樣子了。

其實,民間盜墓當時並不僅僅是宋朝所獨有。與之並存的金王朝也有很多發掘冢墓的情況。《金史》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尚書省奏,盜有發冢者,上曰:&ldo;功臣墳墓亦有被發者,蓋無告捕之賞,故人無所畏。自今告得實者量與給賞。&rdo;發冢事件之普遍,竟然使得本朝的&ldo;功臣墳墓&rdo;也不能保全。

盜墓活動之所以如此普遍,主要是盜墓人太貪念於墓主的隨葬財物。司馬遷在《史記》中論述社會行為往往為利益驅動時曾經說到,&ldo;劫人作奸,掘冢鑄幣&rdo;等敢於冒死而&ldo;不避法禁&rdo;者,其實都是出於財富的追求。《元史》有這樣的記載:元太祖時代,張榮授金紫光實祿大夫,山東行尚書省兼兵馬元帥,知濟南府事,&ldo;時貿易用銀,民爭發墓劫取,榮下令禁絕。&rdo;也是民間出於經濟目的盜發冢墓的史例。

但盜墓有時又有令人驚異的動機。《異苑》記載,漢代人京房的墳墓在東晉時被盜掘,遺體依然完好,&ldo;殭屍人肉堪為藥,軍士分割之。&rdo;據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元代有&ldo;木乃伊&rdo;可治癒&ldo;損折肢體&rdo;的傳說,與&ldo;殭屍人肉堪為藥&rdo;的迷信接近。而李時珍《本草綱目》也引用過此說,可見在民間的風行。近世吳有如《點石齋畫報》有題為&ldo;群賊盜骨&rdo;的故事,其中寫道:&ldo;有匪徒將棺木撬開七八具,盜竊枯骨,有謂以之為悶香,有謂以之合藥餌。事雖出於擬議,然非專盜衣飾可比矣。&rdo;這種取枯骨&ldo;以之為悶香&rdo;或&ldo;以之合藥餌&rdo;的盜墓動機,實在令人驚異。大家都熟悉的

目錄
青梅竹馬之娶到你穿越東京,就要被捕突然和反派HE了(快穿)末世之召喚墓園妒女恰北北火影鳴佐之失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