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一、奇特的鴕鳥眼睛。橋陵南門神道東西兩側的石刻群中,有一對石鴕鳥,相向而立,刻於高、寬均約兩米的石屏上。若站在一側鴕鳥跟前看對面的鴕鳥,就會發現唯有鴕鳥眼睛呈白色,桌球大小。而走近再看,鴕鳥的眼睛與身體各部位同為一塊石料,一樣的顏色,無特別之處。
二、擊敲石馬傳鐘聲。在橋陵陵區,有5對石馬,若對其中東邊第一匹和西邊第三匹擊敲拍打,會聽到一種鐘鳴聲。而且不論在石馬哪個部位拍擊,鐘鳴聲都聚集在馬嘴邊,細聽時會感覺到馬的身體似乎是空的。然而從有關橋陵的資料以及現存的石刻來看,橋陵石刻皆是用一整塊石頭雕成,絕無空心的雕刻。
三、綿絨絨的鴕鳥頸。細觀石鴕鳥的雕刻,脖子下的絨毛竟也刻得清清楚楚,絲絲分明。當把手放在鴕鳥脖子下時,則有毛絨絨、綿乎乎的感覺。
四、同一獬豸頭,遠觀近看竟不同。獬豸又叫獨角獸,是在唐十八陵中橋陵所獨有的一種異獸雕塑,在橋陵石刻中東西兩邊各有一尊。它身高約3米,體形碩大。近看為石獬豸,怒目露齒,面容兇惡,而從對面遠看,石獬豸則似一位慈祥老人,低眉含笑。
五、美女石雕竟何為?據有關資料介紹,在橋陵石刻中,有10尊美女石雕像,皆為手託盤狀。在唐18座陵墓中的石刻,有美女石像的唯橋陵一處。據史書記載,唐十八陵墓的佈局大致相似,陵前石刻設定也基本相同,但唯在橋陵前有美女石像。這又是為什麼?
六、唐陵神道石雕中一般都是按左文右武排列,而在橋陵,則全部是武將而沒有文官。
威武森嚴的石獅,栩栩如生的番像,高大英武的駿馬,惟妙惟肖的鴕鳥,真所謂石雕無數,唐陵為先,與少人問津、守望麥田的宋陵石雕不同,唐陵石雕少了幾分冷冷清清,消了幾分平平淡淡,多了些須問津與感嘆,以高山為天,以綠水為地,以歷史遺蹟為偶,唐陵石雕總是那麼高大風光,千百年來,這裡都是一道讓世人駐足的靚麗的風景線。
------------
內外勾結的範例:劉豫盜鞏義北宋八陵(1)
------------
作案時間:南宋初年
作案地點:北宋皇陵,今河南鞏義市境內
受害人:北宋諸帝
作案人:粘罕軍隊及其傀儡劉豫政權
作案手段:他們對小墓採用揭頂的方法,對大墓則從陵臺側坡挖洞,撬開墓頂券
石,縋繩而下。
作案後果:每座陵墓都多次遭受洗劫,陵區內什物狼籍,撒骨揚塵,煙火瀰漫,一
片混亂。
盜墓性質:官盜
可信程度:有史記載
引子
北宋皇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舊鞏縣)西南部,東距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市)約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陽市)約55公里,是宋代兩京往來必經之地。鞏義地處河南省中部,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屬於淺山丘陵區。南部嵩山綿延,北部邙山橫貫,伊洛水蜿蜒奔流其間,由西向東注入黃河。北宋諸陵就建在南依嵩山北麓、北傍洛水河岸的黃土崗地上,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
宋陵因何選址於鞏義?
《史記&iddot;封禪書》曰:&ldo;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rdo;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後,以&ldo;嵩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rdo;,稱&ldo;中嶽嵩山&rdo;為&ldo;天地之中&rdo;。日月為明,山高為嵩。古人說&ldo;嵩山如臥&rdo;,到了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發現嵩山像一條很清瘦的臥龍,他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