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東漢時期的陵墓的特點
東漢陵園四周的建築也與西漢相異,不築垣牆,改用&ldo;行馬&rdo;。通往陵冢的神道兩側還列置成對石雕。東漢開創了在神道兩側建置石雕生的先例,進一步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為以後各朝所沿用並發展。
東漢帝陵地下建築改變了西漢以柏木黃心為槨的制度,多用石頭砌建槨室,稱為&ldo;黃腸石&rdo;。東漢十二個帝陵,除獻帝禪陵遠在河內郡山陽以外,其它十一個帝陵都在洛陽故城附近。
東漢諸陵之典範:漢光武帝原陵
原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縣白河鄉附近。南依山勢平緩的邙山,北顧山巒起伏的太行,波濤滾滾的黃河沿陵北側咆哮東去。這裡風景秀麗,是引人注目的形勝之地。
光武帝的陵冢位於陵園北部,坐北朝南,封土為陵,當地百姓稱之為&ldo;劉秀墳&rdo;。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鐫刻&ldo;東漢中興世祖光武皇帝之陵&rdo;。其中&ldo;中興世祖&rdo;四字尤為明亮。傳說過去老百姓多到這裡撫碑擇吉問兇:人離碑十步,雙手平伸,閉目走去,能摸到這四個字就是吉兆。從陵冢到門闕修有神道,神道兩側原排列有石象、石馬等石雕和整齊蔥蘢的柏樹。現在柏樹猶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聳入雲的柏樹,當地百姓稱之為&ldo;二十八宿&rdo;,傳說是象徵跟隨劉秀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ldo;雲臺二十八將&rdo;。
------------
軍隊的&ldo;副業&rdo;:曹操盜掘漢梁孝王墓(1)
------------
作案時間:三國初期
作案地點:永城芒碭山的漢梁孝王墓,今河南商丘永城芒碭山
受害人:西漢諸王
作案人:曹操及其軍隊
作案手段:曹操設&ldo;摸金校尉&rdo;之職,專門盜墓
作案後果: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盜墓性質:官盜
可信程度:有史可查
引子
永城芒碭山西漢(前202─8年)王陵墓群,位於永城芒碭山境內,自漢梁孝王劉武起,梁國八代九王及王后、大臣均安葬與此。梁孝王是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景弟的同胞弟弟,他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也有著自己的遺憾。梁孝王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榮登九五。
生前遺憾身後補,既然在現世無法&ldo;圓夢&rdo;,梁孝王就打算到另一個世界去完成未竟的心願:建造規模巨大的陵墓,以便死後過過皇帝癮。
梁孝王墓、梁孝王夫人:李王后墓等斬山作廊,穿山為藏,工程浩繁,規模宏大,形成年代早於明十三陵1300年,構築規模大於明十三陵四倍,被中外考古界稱譽&ldo;天下石室第一陵&rdo;,並且,陵內設有中國最原始的冰窖和最早的坐便廁所。墓冢鑿山而進,規模宏大,漢墓壁畫被專家譽為&ldo;敦煌前的敦煌&rdo;。
這個墓群的標誌性墓葬是梁孝王劉武的墳塋。劉武是文帝之子、景帝之弟,坐擁300裡江山,富可敵國。劉武的陵墓形狀之巍峨、陪葬之豐厚,令人嘆為觀止。
墓中猶做帝王夢:梁孝王墓的規模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漢梁孝王劉武都是一個悲情人物。
梁孝王生活在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ldo;文景之治&rdo;。在一定程度上說,正是由於他的參與,才有了&ldo;文景之治&rdo;。但畢竟,&ldo;文景之治&rdo;不是&ldo;孝王之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