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
福地洞天&ldo;太子墩&rdo;:南唐二陵的發現(2)
------------
南唐二陵文物
哀冊68片,其中欽陵出土28片玉哀冊,順陵出土40片石哀冊。各種陶俑136件,其中有持物俑、拱立俑、舞姿俑、人首蛇身俑、人首魚身俑和人首龍身俑等,這些陶俑形狀在江南出土文物中極為罕見。此外,還有陶器200多件,以及銅、鐵、漆、木、玉器多件,兩墓共出土文物640件。
文物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栩栩如生的人物陶俑。男俑中有峨冠博帶的文臣,有緣領長衫的內侍,有披堅執銳的勇士,有表演獻技的伶人;女俑中有高髻盛妝、身著披肩長袖的宮娥,有恭立持物的侍女,有翩翩起舞的舞娘。男俑衣冠整肅,女俑面施朱粉,衣著華麗,基本上是唐代人物的風貌。這是由於南唐距大唐帝國為時不遠,而南唐又以大唐正統自居。
第二類是陶製動物。其中有怪誕的人首蛇身和人首魚身俑,體現出古代神話和圖騰的餘緒。還有生動的馬、狗、雞、蛙等,尤其是駱駝和獅子,它們不產於江南,而大唐時代的對外交流中,來自西域的貢品中就有獅子和駱駝,它們的陶製品也被&ldo;請&rdo;進了南唐二陵。
第三類是陶瓷器。有厚胎無釉的灰色陶器,還有灰色厚胎加深茶褐色釉的陶器。瓷器中有粗瓷、細瓷。一般說來,五代出土的陶瓷不常見。而根據南唐二陵的陶瓷器,可以看出後來宋代陶瓷器的一些繼承和發展的線索。
第四類是玉製的&ldo;哀冊&rdo;,共有幾十塊玉片,呈綠色或白色,上面有填金的刻字,內容是墓主人的祭文。別處很少見到過玉哀冊,所以尤其珍貴。南唐二陵主要就是根據玉哀冊來鑑定的。
兩陵墓內均有磚石雕刻,壁面、室頂及部分地面繪有彩畫圖案。但&ldo;順陵&rdo;已不如&ldo;欽陵&rdo;的規模和富麗,可見南唐後期國勢日漸衰敗。但二陵的建築、彩繪、雕刻藝術等遺蹟,反映了1000多年前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小朝廷偏安江南一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為人們探討這段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南京現代考古
南京發現東晉名臣溫嶠墓,出土的青瓷器數量為歷見六朝墓之最
據有關新聞報導: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在市北郊郭家山發掘了一座六朝時期的古墓葬。據出土的墓誌確認,該墓葬為東晉名臣溫嶠之墓。
墓葬位於南京市區北郊郭家山西端之南坡。墓室頂部距地表15米,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1度。全長749。其中甬道長353米,前進甬道長16。寬135。殘高185米。後進甬道長14。寬112。高14米。墓室長396米。寬375米。頂部內高338米。
該墓葬為一附長甬道的單室磚砌墓。甬道分為前後二進。前進甬道為早期盜墓所破壞,券頂,壁部以&ldo;三順一丁&rdo;組磚上砌,砌六層後以平磚上砌起券。後進甬道儲存完好,券頂,壁部亦以&ldo;三順一丁&rdo;組磚砌成,三組後以三層平磚及楔形磚上砌起券。前進甬道鋪斜&ldo;人&rdo;字形地磚,後進甬道錯縫平鋪地磚,前後進之間有木門一道。甬道前砌封門牆一道,弧形,以&ldo;三順一丁&rdo;組磚上砌,殘高113米;墓室平面近正方形,頂部為&ldo;四隅券進&rdo;式穹窿頂。四壁部均以&ldo;三順一丁&rdo;組磚上砌,共四組後加三層平磚後開始起券,以相對斜砌磚從墓室之四角部向上起券,至墓室頂部時砌成正方形逐漸內收結頂。左、右、後三壁中部均砌置一隻欞假窗,上置一&ldo;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