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的部署(第1/2 頁)
張克武帶人馬上頂住了搖搖欲墜的第一線陣地,關寧軍的把總自然是感激不盡,向他遞來了感激的眼光。
只不過戰場之上刀光劍影,危險重重,現在並沒有機會親口說出那句謝謝。
八旗重步兵的作戰素質無需多言,作為全東亞最強悍的兵種之一,就算京營的支援上來了,第一線的部隊依舊陷入了苦戰。
張克武已經渾身浴血,但是身邊的明軍也在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但是京營和關寧軍的援軍很快又上來了,經過大半天的鏖戰,終於才將八旗兵打退。
只不過,光是一天的戰鬥下來,陣地上就已經密密麻麻全是兩軍的屍體。
沒有人會不害怕現在的一線陣地。
清點損失之後,趙文和袁崇煥的心情都不太美妙。
這只不過是第一天,便戰死四百餘人,受傷八百人。
能夠繼續拿起武器的傷病有三百餘人,但是需要時間休整。
很明顯,明軍的打法出了問題,否則傷亡不會如此之大。
趙文和袁崇煥仔細覆盤著今天白天發生的戰鬥。
而在另一邊,莽古爾泰的臉色更差。
光是第一天的進攻,正藍旗便傷亡了近一千五百餘人。
整個正藍旗的戰兵也就兩萬出頭,一天就傷亡了一千五百餘人。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莽古爾泰搖搖頭,決心要使用更多的輔兵作為披甲人而戰。
就算這樣的舉動會讓他在漢八旗和蒙古八旗中的風平變差。
但是莽古爾泰並不在意,他從不會在意尼堪阿哈們的想法。
哪怕皇太極三番四次地警告莽古爾泰,要他端正自己的態度,不允許再像以前一樣對尼堪們。
可是莽古爾泰向來囂張跋扈,除了已經死去的努爾哈赤,他不喜歡服從於其他人。
包括皇太極。
可是,繼承了汗位的人終究不是他莽古爾泰,就算再怎麼不情願,他也只能暫且忍住。
第一天的戰事已然結束,但是趙文依舊在重新調整部署。
第一線的陣地接戰面積較窄,雙方交戰一次效能夠投入的兵力基本上是相等的。
而明軍想要佔據優勢,減少傷亡,就必須改變原來一刀對一刀,一槍對一槍的打法。
明軍的優勢就是火器,而第一天則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事實上,雖說前線打得捨生忘死的,但是絕大部分的有效殺傷都是趙文下令開炮之後才造成的。
而清軍對明軍的有效殺傷大部分是透過白刃戰所造成的。
那明軍就必須加強一線的火器配置,最好是能從遠處就擊退清軍的進攻。
只不過這樣所造成的火藥浪費會很大,搞不好還沒打幾天,自己的火藥先給用完了。
趙文決定放開一個口子,不和清兵搞寸土必爭,重新使出月牙陣,增加清軍遭受火力傷害的面積。
在一線放更多的火器,也抽調一部分虎蹲炮前來助陣,大大加強一線的火力。
但是趙文同樣很明白,清軍是不會因為明軍一線火力的加強而停止進攻的。
等到皇太極的主力趕來,明軍將面臨更加猛烈的進攻。
因此,趙文把擅長於近戰的關寧軍放在了位置比較靠後的地方,清軍一旦進入月牙陣,他們就需要向前突擊。
把清軍給趕出去!
這就需要發揮關寧軍的騎兵優勢了,向前衝鋒,那麼騎兵的威力必然是比步兵要更強的。
在防禦戰中,騎兵同樣大有可為。
只不過進攻的清軍可就要遭老罪嘍。
第二天矇矇亮,清軍就吹響了號角,還略有些睏意的趙文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