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頁(第1/2 頁)
江夢筠就不一樣了。
她是真的把「國內賺錢國內花、一分別想帶出國」這句話,深深刻到了骨子裡!
江氏種業的育種基地全部都在國內,這就意味著,租賃農民土地的時候,國內的農民伯伯可以賺一筆錢。
基地招聘員工,又能給國內的低收入群體提供一大批就業崗位。
最重要的是,江氏種業第一步要攻下的就是國內市場,也就是說,「賣種子」這個環節,能賺到錢的,還是華夏本土的種子代理商。
當然了,代理商們賺了錢,不一定全部都在國內花,也有可能送孩子出國留學,或者出國旅遊花掉了,但,各種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總要在國內繳納吧?
能給國家創收,那也是極好的嘛
更重要的是,國內的代理商,十有八九都是賣給國內種植戶的。
江夢筠對自己研發的新品種還是很有信心的,種植戶用了他們的種子,只要用心管理,賺錢是肯定的,區別就在於賺多賺少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眾所周知,做農業就是個靠天吃飯的生意。
老天爺給面子,風調雨順,今年就能賺一筆。
老天爺不高興,今天來個冰雹,明天突然一陣颶風,苗都給你刮斷了,果子統統打掉,幾個月的辛苦統統白費……
即便是江神農,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也只能束手無策。
她唯一能保證的,就是從她手裡出來的種子,不會是坑人的假種子。
當然了,更不可能像那些貴得嚇死人的洋種子那樣,一粒種子就要幾塊錢。
出口當然要賣貴點,畢竟不管是空運還是海運,那都要成本的好嗎?
至於自己人,那當然是享受最優惠的親友價啦!
第594章 哪有做生意還要往裡面倒貼錢的
半年後。
位於南省的「神農3號」育種基地,黃美蘭正帶著公司的一幫小哥哥小姐姐們,忙碌地準備著基地「首屆青少年春耕露營大會」的籌備工作。
讓江夢筠無語的是,她本來是想把黃美蘭這個毫無從商經驗的人,放在神農2號基地默默燒錢,好給簡容做帳提供便利。
誰知道黃美蘭這麼快反應過來了。
這位大姐確實沒做過生意,但人家手裡管著兩個家庭的吃喝拉撒啊!
做家庭開支預算,其實跟公司預算也差不多,無非就是大致估算一下全年的收入,再算算每個月的開支,拿總收入減去總開支,餘額為正就說明攢到錢了。
要是得出來的是個負數?造孽!這個家要鬧饑荒啦!
那不好意思了,全家開支都要跟著縮減,每週只吃一次肉!
黃美蘭入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採購部、銷售部、後勤部和財務部等關鍵部門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幾個部門關起門來一算帳,好傢夥!
這開公司辛辛苦苦幹一年,居然還要往裡面賠個幾百萬?
黃美蘭同志當時就嚇傻了。
「不行!哪有做生意還要往裡面倒貼錢的?」
黃美蘭是個認死理的,雖然丈夫說虧一點也沒關係,江總財大氣粗虧得起,但她心虛啊!
想到每個月準時到帳的將近三萬塊錢的工資,還有逢年過節豐厚的福利,黃美蘭坐不住了。
每年配合育種基地做幾次旅遊節活動虧本是吧?
那要是多做幾次呢?
黃美蘭自費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農場,還真被她發現了一個新的商機!
她發現,現在很多農場的盈利方向,其實根本不是賣瓜果蔬菜那點錢,主要還是在「一老一小」身上賺錢。
先說老的好了,現在城裡好多退休老人,退休工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