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見嫌而不苟免(第2/3 頁)
入下去,恐怕就會觸及到一些不應該讓他知曉的機密。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儘管內心充滿好奇,但他還是明智地選擇了停止追問。
於是,太子默默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而張主事似乎也鬆了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釋然。
就這樣,這場討論在一種微妙的氛圍中結束了。
二人從房中出來,商量著還是去粥舍看一下,畢竟方才的“流民暴亂”之事還沒有妥善處理。而太子也很想知道,那杜家的二小姐是如何安排的“後續事宜”。
“老師,您曾教過我,自古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太子突然沒來由地說了這麼一句。
他直視著前方默默地走著,目光堅定而深邃,這句話似乎並不是隨意說出口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肺腑之言。
跟在一旁的張主事默默聽著,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似乎在思考太子這番話背後的深意。
“見嫌而不苟免。當年,周公不避猜忌,盡力輔佐君主,而召公害怕外人議論;再如,孔聖人不避諱去見鄭國的美人南子,而子路主張應該避嫌。此等明知道是會對自己的名聲產生不利影響的決定,但考慮到那麼做是正確的,還是去做了,這應該就是有大智慧之為,對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張主事略一思索,便知道太子殿下這是在說杜家二小姐往粥中“摻水揉灰”之事。
先前得知此事時,見太子盛怒,他是有些擔心太子意氣用事的。太子向來性格剛烈,此番若是因一時衝動錯怪好人,亦或是打草驚蛇,他們前期的一番鋪墊都將功虧一簣;
可到現場檢視時,見太子並沒有直接上前質問,可見經過這些年的磨礪與成長,太子已經逐漸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樣看來,當初皇上命太子協助監管難民署的決定是明智的,識永珍而明事理,在未來的朝堂之上,太子才能排除萬難,成為一代聖明君主。想到這裡,張主事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於是捋著鬍子道:“見嫌而不苟免,此句出自黃石公的《素書》,世人處事,或為名、或為利,在遇到可能引起別人猜忌的問題時,能不畏人言、挺身而出,這的確需要過人的勇氣。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真做到啊?老臣認為,這就是大智慧之為。”
太子突然定住腳步,轉身望著張主事道:“老師也說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真做到呢?”
太子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他的聲音也越發低沉有力,彷彿每一個字都帶著沉甸甸的分量:“老師難道沒有察覺嗎?杜家那位二小姐不過是個年幼無知的少女罷了,卻能夠擁有如此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才能,做到這世間大多數人都無法企及的‘大智慧’之行為,這難道不令人心生疑慮嗎?這樣的賢能是否有些過頭了呢?”
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張主事。
此話不假,其實張主事也有疑慮。直到當他聽聞這姑娘是沈良次女的孩子……
十幾年前,那段被塵封起來的宮廷秘聞,除了寥寥數人之外鮮有人知,但他作為太子少傅又怎會輕易忘記?
儘管今日未能有時間與杜家這位二小姐有深入接觸和了解,但以他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多年來摸爬滾打的經驗判斷來看,她突然現身於眾人面前,想必其中定蘊含著某種深意或目的。
只是,他還不能說,太子殿下的猜忌,他雖不贊同,卻也不能再解釋更多了。
見張主事不言語,太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滿,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默默地轉過身去繼續前行。
老遠就看到粥舍那邊是小吏接手了打粥的事宜,太子一轉身,朝難民署煮粥的屋舍而去,他沒忘記她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