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向內尋求,周天之變(第2/3 頁)
是術士以時間和空間為切入點,從而研究天道、呼叫天地之力的法門。”
“正常的奇門都是藉助天地來施法,人只不過是其中搬運天地造化的匠人而已。站火位得火相助,站風位則有風來助。”
周蒙點了點頭,肯定了呂謙的說法,但呂謙卻話鋒一轉,“這也是後山的洪音太師叔祖對於《風后奇門》的用法,但我總感覺有些不對。”
周蒙臉上輕鬆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凝重。
他雖然不懂《風后奇門》,但其中的兇險卻可以透過後山瘋了的師兄弟們窺探一二,這也是他對於《風后奇門》恐懼的原因。
他示意呂謙接著說,“你說。”
呂謙點了點頭,“太師爺您應該沒看過風后圖,那上面有一句風后奇門的總綱:先天領周天,蓋周天之變,化吾為王。”
“要是按照傳統術士思維來理解,這句總綱的意思就是這樣的:以自身的先天之炁來統領外界的周天變化,從而掌握這周天寰宇內的一切變化,那麼我就是這周天內的王者。”
“按照這樣的解讀去使用風后奇門,只有當自身的奇門格局足夠大,大到能夠覆蓋寰宇,才能真正的化吾為王。”
“但這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了一些。”
“怎麼說?”
周蒙並沒有去參悟過風后圖,此時他聽著呂謙給自己講解的總綱,只覺得其中疑惑確實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天地浩渺無垠,而人身渺小微弱,這風后奇門要想覆蓋寰宇,縱使修為通天怕也是不夠。”
“而且天地之變化何等繁複,人身妄想掌控這世間所有變化也太過不可能了些。”
“蘇東坡《赤壁賦》有言: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人身有限,天地無限,用有限來度量無限,這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是嗎?”
呂謙說完後停下了,他看著沉默的周蒙,默默地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
良久,周蒙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呵呵,我們都想複雜了!”
“我和你那些師祖們,犯了術士的戒,我們太過自傲了。”
呂謙靜靜地看著周蒙漸漸平靜下來。
“罷了,現在不能和你說太多。”
周蒙擺了擺手,害怕自己的話影響到呂謙,趕緊止住了話頭,“你想怎麼做?既然不能求外變,那隻能求內變了。”
呂謙點了點頭,“是的,《黃帝內經》有云: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
“雖然人體在體量上不如外界這個天地宇宙,但在完整性上,人身可以等同於天地。”
“要是尋求內變,風后奇門的總綱完全又是另一番理解:以自身先天之炁統領周身各處變化,從而掌握自身格局的所有變化,化做自己身心的王!”
說到這裡,呂謙不由得感慨天地自然造化的奇妙。
人身同天地一樣,具有陰陽、五行、四氣、八卦的構造和特點,而且其形相亦像天地。人身中氣液的執行法度,與天地日月一致;一日十二時當一年十二月;身中三百六十脈當一年三百六十日;心腎相距八寸四分為天地定位之比;一晝間氣液在身中的運轉,與一年間天地之氣的運轉同度。
呂謙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道,“雖然確定了內變的方向,但我入門還沒幾年,之前更是一直專心修煉,對人體術數格局還不甚瞭解。不清楚這內變法門之路該怎麼走,還請太師爺教我。”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周蒙作為一個修行了幾十年的高功,聽到呂謙的講解後自然也就明白了內變風后奇門的運轉原理,“行,你這樣一說,我倒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