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西南無望?處處是希望!(第1/2 頁)
李雲在聽網友們在繼續詢問,那也是笑了。
那還真的有。
在他的分析當中,幾乎每一個省份,都是夏國的一個重要的器官。
一個人想要生活得好,那身上所有的器官,都要進行協同的合作。
同樣的道理,一個國家想要發展,那麼各個省份的核心,也要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發揮出足夠的作用。
李雲瞧著彈幕,繼續說道:“現在我們來到西南的位置,我們剛才說到了運河。”
“這裡有一個地方,是內部發展和外部發展的重疊點,為此,這個地方率先被國家看中了,有了工程。”
李雲在說話的時候,手上的筆也動了。
他的筆所在的位置,那就是西南地區的寧城,這裡幾乎是運河的一個核心點,也比較靠近西南的那些鄰國。
彈幕裡,有很多疑惑的網友。
“那裡不是挺窮的嗎?”
“不說國內的地方,就是那幾個鄰國,也十分的貧窮,也不少人過去那邊買媳婦。”
“莫非李哥認為這裡可是,是因為跨過婚姻?”
“這些地方比較貧窮,妹子也是更好追,甚至語言還相近,外語很好學的,也不是不可以。”
“這個地方和東南亞很近,我真的無法理解,這些國家有我們需要的東西麼?”
“對的,之前這裡附近還有詐騙來著,真的很適合發展?”
“說實話,我還是喜歡蜀城,蜀城是很久的大城市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那裡更加合適吧?”
“蜀城已經把西南附近的經濟都吸收了,再不濟還有一個渝城,還在江河旁邊,怎麼看上去都比寧城要好一點點吧?”
“寧城是桂地的省會,雖然和蜀城比不太行,未來有點發展很正常吧?”
“可是,桂地整個區域的教育都是最差的,也是最多鬼火少年的存在,沒有高素質的人口,如何能發展起來。”
……
彈幕裡,大家開始進行了辯論。
在李雲說到寧城之後,是會比遼城和長安會爭議大一點點。
主要是,
遼城好歹是有夏國成立時,那時候的工業基礎在,哪怕現在稍微沒落了,也不是完全不行了。
大家覺得資源跟上來後,爆發一波也是可能。
長安這邊有歷史底蘊在,六朝古都,那自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都是輪迴的,長安再次成為一個核心,可能性很大。
只是,寧城憑什麼?
這裡在秦朝的時候,那是屬於百越之地,漢朝屬於南國,在明朝才逐漸發起來了一些些。
當然,
相比於其他的城市,依舊有所不足。
很多人以為,一個城市的發展,就是在夏國成立後,幾十年的時間。
但是,
只要你去了解歷史,就會發現,如今在夏國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都存在一定的歷史因緣。
所以,
大家對李雲的說法,多少是有點爭議。
這就好像當年下知青一樣,很多人覺得自己這是要犧牲自己,去幫助和扶持其他人。
不是誰都這麼偉大的。
為此,
彈幕內出現了質疑,也是理所當然的。
李雲瞧見彈幕後,也立刻聯想到了知青,很多人想象,知青是去扶貧。
的確是有這種高品格的人存在。
實際上,
大部分的知青下鄉,都是因為城市裡沒有足夠的工作了,已經養活不了這麼多人了。
那時候讓知青下鄉,是為了有一口吃的,能夠活下來。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