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降維打擊,超級人類聯盟的設想(第2/3 頁)
海上移動的艦艇、潛艇就可以每隔35-100分鐘就可以知曉自己所在的經緯度,從而確定自己的位置所在。
而這一次基地獎勵的第一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就不簡單了,這玩意直接就是第一代GpS的全套技術。
古國這邊只需要照本宣科把它發射上去就能夠直接用了。
要知道構建第一代GpS,鷹醬足足花費了17年的時間。
第一顆GpS實驗衛星於78年發射,於1993年完成了24顆衛星的發射,95年才達到了完全執行的能力。
之所以要花費這麼久的時間,主要就是在實驗上。
各種技術的驗證是非常花時間的。
而基地這邊直接獎勵全套衛星、地面站等全套硬\/軟體。
還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書。
而這個說明就是鷹醬花費了十幾二十年時間總結下來的寶貴經驗。
這也意味著古國構建第一代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大幅度縮短時間。
至少可以將時間縮短到5年以內。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多麼逆天,他心裡是非常清楚的。
就算是目前古國科技無法完全將GpS應用到各項軍用裝備上。
只是粗淺的應用就足以發揮出驚人的作用了。
對於基地升級後的獎勵,姜華是非常滿意的。
不過軍隊這邊又要開始折騰了。
換裝、磨合訓練再到形成戰鬥力,已經成為了國防軍的一套流程。
至於部隊的編制倒是不用怎麼調整了。
只需要不斷的更換資訊化程度高的裝備,就能夠把合成旅編制的威力逐步的發揮出來。
畢竟大的框架已經制定好了,接下來只需要往裡面填充就行。
不過這次的換裝姜華打算採用階段式的換裝。
基地生產的裝備不用花錢,只需要花費資金就行。
但如果全都由基地生產的話,就意味著國內的軍工企業獲取不到來自軍隊的訂單。
這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來自軍隊的訂單不僅可以維持軍工企業的正常運轉,還能夠讓軍工企業完成技術、裝置上的升級。
所以姜華打算一半裝備由紅警基地提供,另外一半的裝備交由各大軍工企業進行生產。
促使他們完成技術和裝置上的升級。
基地生產的裝備速度最快,所以精銳部隊將會優先進行換裝,後面的部隊等著軍工企業將裝備投入生產之後再慢慢換裝。
這樣才能讓軍工企業正常健康的快速發展。
每次換裝最優先的就是海軍了。
因為海軍的艦艇生產週期長,不像是陸空兩軍的裝備,基本上一年內就可以全部搞定。
基地升級之後,基地造船廠的造船能力再次獲得了提升,從每月6000噸直接翻了個跟頭,達到了每月噸。
一艘十萬噸級的超級核動力航母僅需要10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完成。
海軍當中最核心的毫無疑問就是航母了。
到了75年的時候,鷹醬第二代核動力航母已經解鎖了。
正是鷹醬服役到21世紀30年代的尼米茲級航母。
相較於企業級核動力航母而言,尼米茲級航母毫無疑問是一艘成熟的第二代核動力航母。
比如在動力系統上,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僅裝備了兩具A4w壓水反應堆,單臺輸出功率高達13萬馬力,兩具就是26萬匹總功率的輸出。
而企業級核動力航母足足有8具。
哪怕是現在濱城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正在建設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改進型號也用了4具A3w壓水反應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