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老驢頭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廟算算片言啟發生出巡按(第3/3 頁)
嗎?”
“唉!”皇上重重嘆了一口氣,“那日,朕帶兵百萬圍困都城,百官降服,不過逼於兵勢爾。今日朕坐龍庭,面南而治,百官臣服,亦是逼於禮法爾。其中難保沒有思懷偽帝,包藏禍心者,若朕今日不將莠草除盡,他日亂我朝堂者莫不有之。”
哦,這是聖上的心事了。廟算算心裡有個數了,“這事原是好辦的,可令吏部會同御史翻查五品以上者的履歷,凡與重熙舊臣有提攜關係者一一甄別出來,再細查交往之人,便可無漏網之魚了。”
聖上點了點頭:“嗯,是這個主意,朕已經令御史大夫戰壤去辦了。可地方上不能大張旗鼓地查,很容易擾動民心,可如何是好?”
廟算算低頭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太宗文皇帝時曾有一制度,僅行了三年便廢止了,不知可用不可用?”
“哦?”聖上側臉看了一眼廟算算,“什麼制度?如何用?”
廟算算衝北行了一禮,後才說道:“太祖武皇帝晚年倦政,天下積累了不少案件不決。太宗文皇帝乍登基時,有振興之意,想快些處理了這些積案,便設立了巡按御史,派朝中重臣兼任,到地方上處理案件。當時在百姓中破受歡迎,後來積案清理完畢,地方上覺有巡按在,頗多掣肘,紛紛上書朝廷裁撤,才沒有繼續委派。倘若聖上不放心地方官吏,可援用此例,設定巡按御史,以整頓貪官汙吏為名,暗行查訪地方忠心。巡按御史所到之處,百姓自然歡喜,不會擾動民心。以查貪官為名,百官必定觳觫,豈有不獻誠於陛下的道理?”
廟算算這一席話真是啟發了皇帝,真是個好主意,當即下旨招李閣老進宮,擬定委派巡按御史一事。
這是個什麼邏輯呢?
首先是朝廷對百官實行低薪制。正三品的年奉才210兩紋銀,倘若一家子光吃米,肯定是夠了,但在都城圈子裡的生活,怎麼能光吃米?富貴人家早起燒“沉檀腦麝”製作的“富貴四和香”,一合就要五十兩銀子,一大家子人一年的吃喝,只抵四合香錢。那日子怎麼過?不撈點外快,全家不至於餓死,卻也過得不像樣子了。
為何會設計這種薪酬制度呢?一方面,是為了減少支出的壓力。豐收的年景好說,萬一有個荒年歉收,朝廷照樣能拿得出薪水來,不至於立馬出現欠薪。一方面是加強對官吏的控制。在這樣的制度之下,你不撈就活不下去,是個人就得貪,跟他個人品質好壞無關。你一貪就違反了朝廷的律法了,在朝廷那裡就有了把柄。有把柄歸有把柄,但處理不處理,如何處理,解釋權在朝廷手裡,你若聽話、忠心,就可以當做沒事,但你敢嗆刺炸毛,不服從管理,立馬收拾你,而且收拾你還可以得到百姓的熱烈擁護。如此就可以讓百官牢牢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擁護自己,支援自己,直到永遠。
再抽象一點說,這這個框架之下有三個部分,以皇帝為代表的少數高層,代表地方豪紳利益的百官,普通百姓。
皇帝是特權中的特權階級,他雖然統治著百官和百姓,但也受地方豪紳的制約,於是發明出這種薪酬制度,利用百官去壓榨百姓,自己可以得益,又讓百官成為貪官,與百姓對立起來。萬一百官不聽自己指揮,就出面以整治貪官為名,利用百姓的壓力對付百官,他還贏得了為百姓服務的美名。
兩頭都是他的好。
我們可以看出來放縱百官撈錢是個制度永不停歇的核動力,你能指望他們把它清除掉嗎?
那巡按御史是帶著任務到地方的,放出要清理冤案的風頭來,老百姓高興的了不得了,可來了清湯大老爺了,好日子有盼頭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