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3/4 頁)
有了這種組織,被鍛造的劍體就不會吸附細小的顆粒,這樣可以保證純度。我們都知道,如果劍體摻雜的雜質太多,很容易斷裂。&rdo;
&ldo;&l;奧氏體&r;的可塑性好,是絕大多數鋼種在高溫下進行壓力加工時所要求的組織。鑄劍師敲打燒紅的劍體,其實就是一個提純和塑形的過程,只有反覆地敲打,不斷地提純,才能得到一把純淨的劍體。&rdo;
我歇了一口氣,接著說道:&ldo;劍體敲好後,下面的一步就是把它放置在事前準備好的液體中,這種液體多為鹼水或者鹽水,當然白水也行,就是效果要差一點。我們把這個過程叫作淬火。&rdo;
&ldo;在淬火的過程中,急速冷卻的&l;奧氏體&r;便會形成&l;馬氏體&r;,&l;馬氏體&r;其實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的強度和韌性,物理顏色表現為黑褐色。&rdo;
&ldo;在鑄劍的過程中反覆不斷地重複這個程式,最終絕對可以得到一把絕世好劍。當然我說的只是整個工藝的流程,鑄劍大師日積月累的經驗,也是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rdo;我很有自豪感地把上面一段話說完。
&ldo;嗯,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這個跟案件有什麼關係?&rdo;葉茜一盆冷水潑了過來。
&ldo;怎麼會沒有關係?敢情我剛才說了半天,你全當笑話聽了?&rdo;我有些懷疑葉茜的智商。
&ldo;反正我是沒明白,你明白了嗎?&rdo;葉茜轉頭問向郭濤。
&ldo;明白了一點。&rdo;郭濤有些害羞地說道。
&ldo;被你們兩個給打敗了,你們剛才不也看見了嘛!&rdo;我指著內鎖的插杆,&ldo;插杆外伸部分與插體顏色有明顯的差異,外伸部分顏色明顯較淺。火災發生時門是由插銷插著的,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消防隊員用水滅火,使插銷溫度瞬間降低,與鑄劍淬火程式相同。插銷外伸部分位於插節內,雖然經過高溫,但滅火時由於外層插銷的保護未受到水的噴灑或受到的噴灑較少,從而沒有形成淬火,所以沒形成黑色的馬氏體組織,因此顏色有差異。有了這種顏色差異不就正好說明發生火災時內鎖是從裡面插上的嗎?如果這起火災是起案件,除非嫌疑人會像孫悟空一樣變成蒼蠅飛出去,否則他肯定也只能被燒死在裡面。&rdo;
&ldo;哦!明白了!&rdo;葉茜這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ldo;小龍,過來把著火點分析出來!&rdo;明哥拋給我一個任務。他幹了那麼多年的刑事技術,而且還是我父親的得意門生,在火災現場找著火點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他不會看不出來,目的很明確,他是在考驗我。
在火災現場,大火幾乎毀掉了全部的物證,我們熟知的指紋(由汗液、油脂等成分組成)在高溫下,汗液會蒸發,油脂會融化,所以指紋不會存在。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火災現場,消防官兵會到場救火,足跡在水壓槍的衝擊下也基本上會消失殆盡。
沒了指紋和足跡,痕跡檢驗員是不是在火災現場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呢?其實不然,其中判斷著火點就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ldo;著火點&rdo;也叫&ldo;起火點&rdo;,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就是犯罪分子選擇縱火或者火災最先起火的地方,也是物質最早燃燒的地點。判斷好這個點,以它為圓心找尋相關的物證或者提取有價值的檢材回去化驗即可。
舉個例子可能會更加直觀,假如這個案子是縱火,那在著火點或許會留下助燃物(酒精、汽油等),也有可能會留下打火機的防風帽等等,這樣對整個案件的定性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