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2/3 頁)
王太醫手中接過那藥方,連連的道著謝。而王太醫卻是向著南景珩行禮便是匆匆離去,他可不想招惹這個煞星。
&ldo;這個女人,心中究竟是藏著多少事,竟是……唉……&rdo;南景珩攥起拳頭,緊緊盯著帷幕之後隱隱約約的人影,也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麼。
南景珩想的太過入神,竟是未曾注意到,華嬤嬤不知何時竟是到了他身邊。很顯然,看華嬤嬤的樣子,先前太醫的話她應該也是聽到了的。
&ldo;見過睿親王,太皇太后娘娘派奴婢來請您回去繼續參加壽宴。&rdo;
南景珩聽了華嬤嬤的話,下意識的便想開口拒絕,他回想起顧研華先前蒼白的近乎透明的臉色,他總覺得此次顧研華的暈倒甚是反常,或許是奸人所害也說不定。
可是同樣的,他與顧研華的關係也不能再近下去了,以他對王太后的理解,只怕今日的行為已經觸怒到她了。
&ldo;唉……&rdo;南景珩心中低嘆一聲,終究是沒有說出什麼拒絕的話來,他回過頭望了一眼顧研華所在的床榻,然後轉身便是跟著華嬤嬤離去。
南景珩回到殿中,那太監總管的誦讀還在繼續著,他心不在焉的聽著那冗長無趣的歌功頌德的話。他知道重頭戲不在這裡,即便王太后的計劃從來都不會說與他聽,可是出於天生的對於政治的敏感,他有預感。
今日的壽宴,一定會有大事發生。
&ldo;……至此,吾輩更當繼承先帝遺志,整頓內政,擴充疆土,百姓安居樂業,朝堂政治清明,以此振興我南國。悠悠南國,必當國祚綿長,長盛不衰!&rdo;
不得不說,太監總管最後幾句倒是喊得頗為的震動人心。
&ldo;諸位請起‐‐&rdo;南景珩活動著有些麻木的雙膝,回到了自己的席位,準備著接下來的壽禮。
而就在眾人以為壽宴將要按照傳統的步驟進行下去的時候,一直沉默的端坐在高臺之上的太皇太后卻是開了口:&ldo;如今雖說我國國力強盛,可是陳、北、雲等國對我國皆是虎視眈眈。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帝駕崩之後,應早立明君才是。&rdo;
太皇太后說著,殿中的眾人都是屏氣凝神的聽著,大氣都不敢出。
&ldo;而應欽天監所觀天象,太后娘娘腹中正是先皇血脈,且為男胎。所以此番便冊立其為儲君,名景詢,封號康詔,即日起便是康詔元年。由於皇儲尚未年幼,便由睿親王暫代攝政王一職。&rdo;
&ldo;諸位愛卿可有異議?&rdo;太皇太后說完眼神掃視過殿中,看著眾人都是沉默著沒有接話,她眼中閃過一絲得色。終於,一切都是盡在她掌控之中。
&ldo;若無異議,那壽宴之後便是冊封儀式。由於太后娘娘身子抱恙,儲君的便由哀家暫未保管。&rdo;
此時還在昏迷之中的顧研華還不知道,她恰好的昏迷和腹痛,竟是幫她躲過了一場南國朝堂之上載入史冊的腥風血雨。
如今的朝堂已是被他們王姓之人,諸如左丞相、兵部侍郎等手握重權之人都是由王太后一手提拔上來的,所以他們自然不會有異議。
南國此時的皇帝,竟是個未出世的胎兒,說起來當真是可笑至極,可確實就這樣在眾人眼前發生了。
原本還可能掙得頭破血流的皇儲之位,此時卻是由太皇太后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全然解決了去,不得不說,她此時在南國的地位已是超然至無人能夠撼動。
</br>
<style type="text/c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