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明皇家銀行的賬(第2/2 頁)
,對方破產了,那就是爛賬了,一旦出現大規模爛賬,老百姓感受到了危機,不願意存錢到銀行,銀行又借了很多錢收不回來,拿什麼把錢還給老百姓呢?
這就是銀行的金融危機了。
所以啊,銀行是一把雙刃劍,不要玩得太嗨,得按照經濟規律來發展。
崇禎他也想大手一揮,把銀行的錢全部投資出去,年底回收更多的利息,可是目前大明還是農業社會,產業非常單一,根本不可能有利息回收。
好在現在要支出的18萬兩利息,也不是全部都要支出出去,因為肯定有部分人是不著急取錢的。
當然,如果信任危機一旦爆發,大家就會立刻排隊到大明皇家銀行取錢。
崇禎辛辛苦苦布的局,就打水漂了。
一次不信任,以後還想發展銀行業?
那就比登天還難了。
便在此時,外面有人敲門。
陳子龍連忙去開門,是皇家銀行前臺掌櫃周道吉。
“大人,城南的李員外和張員外來取錢了,說是要把所有的錢全部取走。”
陳子龍道:“你先讓他們在會客室等一會兒,給他們沏好茶。”
“是。”
陳子龍回來了,說道:“陛下,這個李員外和張員外,在咱們這裡分別存了8萬兩和10萬兩,是最大的兩個客人。”
“18萬兩,540兩的利息。”崇禎算了一下,毫不猶豫道,“給他們。”
“陛下,這……要不臣去跟他們說一說,讓他們再存一年。”
“不必了,給他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留住錢,而是兌現諾言,穩定人心,來多少人,就按照規矩給他們多少錢。”
“是,臣先出去處理這件事。”
陳子龍出去了,出去後,其他人都陷入沉默。
這筆賬,怎麼算,都有點虧。
這樣算下來,徐光啟和畢自嚴現在都已經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想要皇家銀行賺錢,就必須多貸款,貸款後,還必須保證北京製造局每年能賺足多餘的錢來還利息。
畢自嚴不無擔憂地說道:“陛下為何一定要建立銀行,朝廷有錢撥給北京製造局製造那些新商品,老臣以為並不需要從銀行借錢。”
崇禎當然知道這個道理,銀行的錢,那都是老百姓存進來的錢,嚴格來說,不是朝廷的錢,朝廷還要每年給利息。
以現在的形勢來看,不划算,朝廷自己又不是沒這點錢。
這也不能怪畢自嚴,畢竟他是古代人。
銀行在國家當中充當的經濟調控中心,其作用絕對是驚人恐怖的。
這不僅僅只是普及紙幣這麼簡單,普及紙幣也不是非要銀行不可。
但是想要實現四位一體的世界大格局戰略,就必須要有銀行。
例如以後讓大海上的交易都用大明銀鈔,大明皇家銀行印錢就可以割世界韭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