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回歸(第2/2 頁)
。
但此時城內的民眾卻還沉迷在禱告之中,直到明軍入城後,民眾還一臉懵逼。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羅馬城的行政管理稀爛。
民眾們立刻激動地開始反抗起來。
而當教皇被從南城門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被押進來的時候,民眾發出了驚呼。
崇禎二十五年,大明聖武皇帝陛下的畫像進入聖彼得堡大教堂,教廷經典被重新修訂。
但教皇問及明軍你們這是在褻瀆上帝的時候,明軍是這樣回答的:能站在聖武皇帝陛下旁邊,已經給他面子了,畢竟他連一個師都沒有。
時間過得飛快。
轉眼已經崇禎二十六年,朱慈烺從莫斯科坐火車回到了北京。
一路上,他看到不同的風景,聽到不同的語言,看到不同人的生活。
他的臉色並不算好,可能是傷痛後遺症,人看起來也瘦了不少。
但他的目光很平靜,很柔和。
他似乎真的領悟到了自己的人生。
以前聽那麼多老師說自己改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
直到現在,他才知道,那些不過都是別人的標準罷了。
人生是很短暫的,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
對於天地來說,人就如同浮游一般。
自己活得平靜一些,就是最好的。
朱慈烺再也沒有焦慮過,即便他身體有了暗疾,他也感覺比以前要更加輕鬆自在。
崇禎二十六年三月,在這個春天的季節,朱慈烺回到了北京,再次見到了他的父親。
崇禎正在御花園的角落裡種花,他蹲在那裡,就像一個普通的花農一樣,正在專心致志。
御花園裡種了許多不同品類的花,還種了一些菜,都是崇禎自己動手種的。
種植,能讓人感覺踏實。
“爹!”
聽到後面的聲音,崇禎轉身看去,看見站在亭子裡那個消瘦的身影。
他記得小時候,朱慈烺喜歡站在那裡讀書。
一轉眼,已經那麼多年了。
崇禎的手顫抖了一下,目光中彷彿有萬般的言語,不過最終都沉寂下來,只剩下一句淡淡的話:“你回來了。”
“嗯,我回來了。”
“回來了就好。”崇禎站起來,走過去,看見朱慈烺消瘦的樣子,不由得也心疼了起來。
但是,他看見朱慈烺平靜而清澈的目光,他知道,朱慈烺這一趟是沒有白去的。
無論是誰的人生,都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種狀態,而不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裡。
這也是為什麼崇禎從來不給他的幾個孩子設立標準的原因。
年輕人的道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走一遍了,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了。
這一點,比給他千萬黃金更有價值。
父子倆就站在那裡,似乎好像沒有什麼要說的,但又似乎已經千言萬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