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頁)
衷,是延續王粲的善於和談的成功經驗,連和孫權。
曹操去世之後,劉備與孫權交戰於湖北宜昌的猇亭。曹丕計劃趁孫權的主力兵馬集中於猇亭的機會,打擊孫權。此時,曹丕的相國華歆向孫權告密:“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孫權討劉備,內實有奸心”。孫權聞訊自猇亭匆匆退兵。當曹丕打到湖北江陵、安徽和縣、安徽無為、直搗長江南岸的安徽蕪湖之時,均遇到了孫權有準備的抵抗,沒有實現旬月之內消滅孫權的計劃。
曹操與反賊司馬懿的關係:
曹操出任洛陽北部尉的引薦人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所以,對司馬防懷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心情,破格留用司馬懿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在曹爽的身邊安排有覘人,即臥底間諜,當曹爽的親信說:“司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誠委之”不久,司馬懿發動了兵變,斬了曹爽等十人。
曹操接管朝政之後,數次派遣使者邀請年輕的司馬懿出來做官,被司馬懿冷落、婉拒。司馬懿後經荀彧的邀請從政。曹操媒介女兒嫁與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作了妻子。曹操死後,司馬懿主持曹操的喪葬事宜,內外肅然。在曹操的18歲重孫子曹芳擔任魏齊王時,司馬懿與司馬師成功地發動了兵變。
曹操與劉備的關係:
曹操與劉備之間沒有個人恩怨,只是治理國家的觀點分歧而已。實際上,曹操較為敬重劉備,曾經對劉備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操耳”。他很清楚劉備見過漢獻帝的衣帶詔書令:當誅曹公,並因此而反叛的經歷。自知理虧。只是遲遲沒有找到應對劉備的錦囊妙計。
初平元年,曹操在家鄉安徽亳州招募兵馬,籌建反董卓義軍之時,接待了山東下密丞劉備。曹操引薦劉備及關羽、張飛至河南沁陽,出席了反董卓聯盟大聚會。曹操時年36歲;劉備時年30歲。自此相互交往30年。
建安四年,曹操助劉備斬呂布,邀請劉備進駐都城河南許昌,任命劉備為左將軍。待劉備出則同車,坐則同席,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曹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劉備反叛,斬徐州刺史車胄。
建安五年,曹操斬持有漢獻帝衣帶詔書:當誅曹公的董承。曹操出兵*劉備,說:“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曹操與袁紹交戰於河南黎陽,斬顏良。劉備率袁紹部五千騎兵及將軍文丑,追擊曹操至河南延津。曹操斬文丑,被劉備及袁紹大軍擊敗。袁紹及劉備進駐黃河北岸的河南原陽。曹操退兵至黃河南岸的河南*,即官渡。
劉備率一支兵馬繞道至河南汝南,試圖聯絡劉闢配合袁紹夾擊曹操的南方。袁紹兵敗於官渡。
建安十三年,曹操*荊州,劉表死,劉表兒子劉綜繼任荊州牧,向曹操投降。曹操問裴潛:“卿前與劉備俱在荊州,卿以劉備才略何如”?裴潛說:“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曹操未計個人恩怨,委託阮瑀致書信與劉備陳述禍福、欲招降劉備。劉備退兵至湖北當陽。曹操被劉備與孫權聯軍擊敗於湖北赤壁。
建安十四年,曹操進駐安徽亳州,造戰船練水兵,轉戰孫權。
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十萬兵馬破馬超於甘肅徽縣,馬超投奔劉備招降益州牧劉璋。曹操進駐陝西漢中,招降張魯。司馬懿提議:“乘劉備立足未穩,南下攻擊益州”。曹操不同意,說:“人苦無足,既得甘肅隴右,復欲得蜀”。曹操回兵河北臨漳。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駐軍安徽巢湖,孫權遞交投降書。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的妹婿夏侯淵被黃忠斬於定軍山。劉備致信與漢獻帝,說:“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曹操,機事不密,董承見陷害”。七月,曹操出兵至陝西陽平關,攻擊劉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