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第2/2 頁)
心扉,來一場靈魂對話,將他許多一定會被成為大逆不道,無父無君的言論與張角對談。
但飛快的,他剋制住了。
他從不尋求認同理解。
況且,他們並不一樣。
太平道,是一個極具排他性的宗教組織,從一開始,從張角告訴人們,只有誠心向他叩拜悔過,才能病癒,否則就會死之時,就註定這絕非一個良性的宗教團體。
甚至不遠如太平天國。
為何士大夫們總是站在起義反面,其實很簡單,野心家是少數,大多數正常人想要安穩。
“天下興亡,百姓皆受苦難,唯安定一途,方能保全。”荀柔平靜的望向他,“無論如何,你不該拿謊言,欺騙百姓,讓他們以為黃天真的會助他們成功。”
“大旱,大疫,黃河水患,哪一次不減二三成人口,你以為他們還能有幸躲過幾次災疫?有幾人能在辛勞、貧窮、疾病,為人驅使中再艱難活過三年、五年、十年?”
張角額頭汗水越密,浸溼黃巾,他的身體正承受巨大的痛苦,眼中卻越透出溫良悲憫。
“既然如此,如今這般又有什麼不好?”
千里明月
荀柔閉了閉眼睛。
“你太自負了。”
“漢帝被稱為天子,但他們至少知道,自己並非上天之子,你稱為大賢良師,真將自己當做能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神嗎?”
“大漢再沒落,能定羌於涼州,拒鮮卑於幽並,猶有百戰之將,有安民之臣,各地庠學建立,開童蒙之寐,而你呢?
“不教而殺為之虐!
“黃巾起時聲勢浩蕩,勇猛忘命,每與朝廷之兵相交,卻敗如山倒,為何?蓋因不習武藝,不懂旗號,不知規矩。
“波伯謙也算是將才,能與朱儁相持,卻有長社之敗,為何?蓋因一朝掌兵,未習兵法,不識地利。
“黃巾佔領地方,百姓卻起而相抗,為何?蓋因不能治理,不能安民,只知收刮錢財比之貪腐官吏尚不如,百姓畏逾官府。
“你自言大漢失民之望,然黃巾比大漢又如何?難道你們就得到民心了嗎?這裡百姓之所以安定,其實並非因為你的謊言,而是你們劫掠了全冀州的官倉!
“你至今竟猶引以為傲?
我是民,潁川百姓是民,各地反抗黃巾之民亦是民,鎮壓黃巾之兵卒亦是民,如此多不從君者,張君何還敢自稱正義,順應民心?”
暑夜悶熱,荀柔半夜熱醒,伸手一抹,滿額頭都是汗,腦中全是白日裡不歡而散的談話。
從來道理樸實,誰都知道,“得民者得天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然身於其中,卻往往不識廬山。
他記得張角最後露出的慌亂眼神,忽然覺得自己就像個壞人。
平心而論,張角是好人,比三國時,為自己野心置百姓不顧的諸侯好。不是任何人,都能如他這般,甘冒性命危險,前往疫病橫行之地施藥救人。
大漢朝廷沒做的事,他做了。
所以,他整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