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第1/2 頁)
【三】
在&ldo;眾正盈朝&rdo;的前後時期,東林黨成員做的最大的一件錯事,就是坑害了戰功卓著的遼東名將熊廷弼,這件錯事的當事人之一,就是生前身後被讚譽為東林黨楷模,後來冒死彈劾魏忠賢,死後被崇禎追諡為&ldo;忠烈公&rdo;的楊漣。
薩爾滸之戰後,明朝遼東形勢一時危急。萬曆三大徵的勝利,與萬曆皇帝正確的選人分不開。薩爾滸潰敗後,萬曆皇帝知錯就改,起用監察御史熊廷弼巡按遼東,節制遼東軍務。聞聽此人來,明朝降將李永芳慌忙對努爾哈赤奏報說:&ldo;有此人在,我等危也。&rdo;
熊廷弼,字飛白,湖廣江夏人,是個脾氣和能力一樣彪悍的人。做御史時,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罵人,到哪裡都得罪人。他水平更強悍,李成梁放棄六堡時,當時滿朝皆讚嘆李成梁&ldo;招撫十萬&rdo;的功勳,唯獨他一眼看穿,驚呼&ldo;遼東從此無寧日&rdo;,事實果然印證了他的判斷。正是他的這番表現,令萬曆慧眼識英雄,委任他鎮守遼東的重任。
熊廷弼到任後不負所託,先整頓軍紀,把薩爾滸之戰中臨陣脫逃的李如柏下獄,逼得李如柏上吊謝罪。繼而單騎闖遼東,勘察撫順軍情,在努爾哈赤的地盤上,上演了一番&ldo;英雄虎膽&rdo;,此舉使他對遼東軍情瞭然於胸,繼而大刀闊斧,提出了&ldo;先守後戰&rdo;的思想,一面加強防務,一面大搞&ldo;人民戰爭&rdo;,派大量遊擊隊進入努爾哈赤統治區搞破壞。雙管齊下果然奏效,熊廷弼到來後,努爾哈赤未敢有輕舉妄動,熊廷弼乘機修繕工事,招撫流民,選練精兵,整軍備戰。薩爾滸戰敗後士氣低落的明軍一下子&ldo;風紀大振&rdo;。此時的努爾哈赤尚無生產能力,專靠劫掠為生,熊廷弼此舉,等於卡了他的喉嚨。不甘坐以待斃的努爾哈赤,在熊廷弼到任後的第二年五月,即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發動了對熊廷弼的試探性進攻,結果在浦河遭到打擊,損失700多人。熊廷弼的&ldo;坐困轉蹙&rdo;作戰思想(即依託防禦工事和遊擊隊騷擾困死努爾哈赤)開始奏效。晚清軍事家曾國藩讀到此事後曾感慨說:&ldo;若此人常在,我朝(清朝)何能取中原?&rdo;
脾氣彪悍的熊廷弼能大展拳腳,主要得益於萬曆皇帝的支援,熊廷弼到任遼東後,罵熊廷弼的奏摺沒斷過,其中罵得最狠的,就是東林黨人楊漣。對此萬曆一律&ldo;留中不發&rdo;。七月萬曆去世後,攻擊熊廷弼的奏摺再次滿天飛,失去靠山的熊廷弼黯然去職。然後就是東林黨&ldo;廉政標兵&rdo;袁應泰接班,用兵瀋陽、遼陽兩場打敗,將熊廷弼苦心打下的家底敗得精光。
這只是熊廷弼悲劇的開始,瀋陽淪陷後,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熊廷弼得以復職,以遼東經略的身份再次主持遼東防務。這次他的阻力更大,遼東當地的15萬軍隊,都集中在巡撫王化貞手中。熊廷弼能調動的部隊不過5000人。到任後的熊廷弼,很快就被王化貞徹底架空,王化貞的想法和熊廷弼完全相反,他主張收買努爾哈赤左右,裡應外合,主動出擊,迅速殲滅努爾哈赤。不但這樣想他還這樣做,拉攏了努爾哈赤身邊的降將李永芳,誰知道努爾哈赤將計就計,利用李永芳,策反了王化貞身邊的親信將軍。次年正月十八日,在確定熊廷弼被架空後,努爾哈赤再次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將之前滿嘴跑火車的王化貞打得全軍覆沒,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廣寧城,幸虧熊廷弼帶5000士兵阻擊斷後,才保護著當地十幾萬邊民以及王化貞本人撤入山海關,免遭敵人屠殺。事後明王朝不分青紅皂白,將兩人一起下牢獄。熊廷弼之所以眼睜睜看著王化貞胡搞,不是他沒能耐,實在是王化貞後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