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一路向北(6)(第1/2 頁)
截止到2001年4月,易趣已經先後從資本市場上拿到了三次融資。上個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如火如荼,“熱潮”在中國呈現燎原之勢。網上銷售、網上競拍、網上諮詢在中國全面展開,“風險投資+美國經歷+電子商務+上市”成為當時最為誘人的經典創業模式。
被眾多在“”大潮中成功的前輩校友鼓舞,邵亦波和譚海音決定開始創業。他們的商業計劃是做一個c2c的拍賣網站。拿著計劃書,邵亦波他們見到了萬通國際投資集團專門負責給創業留學生投資的副總裁金小兵。
邵亦波的出色背景和計劃書的吸引力、席捲全球的科技風暴,使金小兵開始心動。透過金小兵的運作,邵與萬通國際的核心人物金曦以及北京萬通投資的副總裁王功權見面,商談投資事宜。同時,與萬通之間有“優先投資權、優先知情權”協議的idg也看到了這個專案,並迅速做出合作決定。
雙方敲定的投資協議是,邵亦波、譚海音及其創業計劃和已經初具雛形的網站被作價300萬美元,以萬通國際和idg為主、一些個人為輔的投資組合共同出資60萬美元進入易趣。
1999年6月,他們帶著這筆投資回到上海,創辦了易趣——當時中國第一個c2c電子商務拍賣網站。按照計劃易趣先造聲勢,殺入已是一片硝煙的國內c2c網站戰場,短時間之內他們提高了影響、開拓了市場,也為獲取下一輪融資奠定了基礎。
1999年,網路正處在泡沫膨脹最瘋狂的時期,任何跟網路關聯的概念都可以套取大量的資金。很快,誕生於中國上海、又有萬通國際和idg作為種子基金的易趣被眾多投資商相中。最終,易趣與ghwhitney、asiantech、orchidasian達成合作。
11月,易趣宣佈以1250萬美元的作價融資650萬美元——此時距離易趣正式創辦不過四個月。有了金錢的灌溉,易趣開始成長。出世一個月後,易趣註冊使用者人數達20000人,登入商品5000餘件。
10月16日,相應的數字更新為41000人、21800件,網上交易額突破千萬元大關。2000年1月11日,易趣網註冊使用者超過10萬。10天以後,登入物品總數、會員總數、網上成交金額分別突破100000件、10000名、7000萬元。
此後的2000年4月以前,風險投資、網路公司、網路使用者以及納斯達克指數飛昇,這令許多人產生了錯覺。但結下來指數連連暴跌打碎了美夢,市場陷入對“企業”義無反顧的排斥。儘管如此,2000年10月份,易趣依然以1億美元的作價完成第二輪的2050萬美元融資。
grouparnault的網際網路產業部europaeb是本次投資的牽頭投資人,其他還有跟進的whitney、asiatechventures等原始投資者,以及網易等新加入的投資者。
有投資界人士評論認為,在當時幾乎所有網路公司都慘淡經營的市況下,易趣能作價到1億美元獲得投資,尤其還是新資金加入,確實難能可貴。融資之後,易趣引進了曾任新浪網首席財務官的arkfagan來做易趣cfo,並加大了市場投入和推廣。
在仔細瞭解了易趣的融資情況之後,唐笑開始糾結了,00年的估值和03年被ebay收購時的價格差距不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股權結構太過複雜,創始人在公司的話語權過低了一些,這就造成了公司很容易被資本左右。
當一切都順風順水的時候,資本方和創始人之間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事情不會一直順利下去,等到發展速度放緩、市場出現強有力競爭者的時候,資本方和創始人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會爆發。
也許這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