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氣象渤海小吏全文 > 第218章 束髮少年即帝位,不滿弱冠遭橫死(1)權臣李逢吉

第218章 束髮少年即帝位,不滿弱冠遭橫死(1)權臣李逢吉(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HP:掠奪者們有被迫害妄想症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

長慶四年(824年)正月二十四日,十六歲的少年李湛即位,成為大唐第十四任帝王,是為唐敬宗!

他一登基就創下了大唐帝王史上的一個新記錄——年齡最小的帝王!

縱觀之前大唐歷任帝王,稱帝時均已成年,即便是相對年輕些的高宗李治,即位也已二十一歲。睿宗李旦兩次稱帝,第一次即位雖也十六,但那時他只是作為母親武則天的傀儡,有名無實而已,算不得數!

為了輔佐年幼的敬宗,在其祖母郭太后和一眾宦官的授意下,左右逢源的李逢吉被加封攝冢宰,名列眾相之首,全權總理朝政事務。

李逢吉處事圓滑,有著豐富的施政經驗和較強的施政能力,但是度量不大,容不下與他政見不和的人。

穆宗在位時,他排擠裴度,將人家免掉同平章事職稱,外放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又千方百計打壓戶部侍郎李紳,鮮除了李紳翰林學士的身份,好在有穆宗信任才未能將其驅逐出朝,這讓他對李紳愈發忌恨。

李紳有個遠房堂侄李虞,很有些才華,在當地小有名氣,自稱不願入仕,隱居於華陽川(今陝西華陰市華陽鄉)。等到他伯父李耆升任左拾遺,卻動了當官念頭,寫信求伯父向朝廷引薦自己,沒想到把信錯寄給了李紳。李紳對這位堂侄的虛偽非常不屑,回信譏諷他,把這事當做笑話講給了同僚。

但凡李虞這樣的人,往往把面子看得比命還重,李紳的做法嚴重傷害了他。為了報復,他主動求見李逢吉,把李紳平日裡評論李逢吉的話如實告之。

李逢吉頓時大怒,指派補闕張又新、前河陽掌書記李仲言與李虞一起監視李紳,並將搜尋到的資訊經過一番惡意加工,在權貴間四處散播。誣稱李紳時常刺探官員動向,只要發現有聚在一起議論的,就指為朋黨,上報皇上。

在這些流言蜚語的中傷下,沒過多久,朝中官員對李紳都避而遠之!

等到敬宗即位,李逢吉及其黨徒既為李紳的失勢感到高興,又擔心敬宗會起用李紳,日夜密謀如何將李紳趕走。

楚州刺史蘇遇告訴李逢吉黨徒:“主上新近即位,一定會接見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如果讓李紳與主上見面,恐怕不好!”

黨徒們深以為然,急忙稟報李逢吉:“事態緊急,倘若等到皇上聽政,恐怕就來不及了!”

李逢吉是官場老手,最清楚當皇帝的忌諱什麼!思索片刻,讓權閹王守澄告訴敬宗:“陛下當初能做太子,完全出自李逢吉的功勞!像杜元穎、李紳這些人,那時都想擁立深王為太子(深王是憲宗之子,敬宗的叔叔)。”

緊接著度支員外郎李續之等也上疏提及此事,敬宗將信將疑。

李逢吉趁熱打鐵,奏報說:“李紳對皇上不利,請將他加以貶黜!”

敬宗依然不太相信,再三追問之下,得到的全是一個回答,只得聽從了李逢吉意見。

二月初三,詔令下達,李紳被貶為端州司馬!

端州位於今廣東肇慶,距長安有千里之遙,在那時可是妥妥的煙瘴之地。

李逢吉率領百官上表,慶賀除去了李紳這一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害”!

退出朝堂後,百官又到中書省向李逢吉道賀,卻遇到門人的攔阻,說是李逢吉正與張又新密談。等了許久,看到張又新出來,滿臉笑意的衝著眾人拱手施禮,不無得意的說:“李紳的事,又新我實在不敢謙讓!”眾人駭然不語,對他極為忌憚!

右拾遺吳思因沒有參與道賀,惹怒了李逢吉,打發他為使者,前往吐蕃替穆宗報喪!

不久,由李紳引薦的兩位翰林學士龐嚴、蔣防,分別被貶為信州刺史、汀州刺史!

到了這一步,張又新等仍不肯罷休,每天上疏說對李紳的處理太輕,忽悠敬宗殺

目錄
抗日保安團超神:入侵地球?召喚穿越者降臨三國:偷偷發展嚇壞眾諸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