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3 頁)
會把苟且偷生看作是一種痛苦。獎賞使民眾不怕死, 刑罰使他
們不願苟且偷生, 而淫蕩的歪門邪道又被堵住了。用這樣的民
眾對付敵人, 這就好比是用上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的強弓去射
外內 篇 261
飄落的樹葉, 哪會有攻不破的呢?
外內篇之二
【原文】
民之內事, 莫苦於農, 故輕治不可以使之。奚謂輕治? 其農
貧而商富‐‐‐故其食賤者錢重, 食賤則農貧, 錢重則商富; 末事
不禁, 則技巧之人利, 而遊食者眾之謂也。故農之用力最苦, 而
贏利少, 不如商賈、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賈、技巧之人無繁, 則欲
國之無富, 不可得也。故曰: 欲農富其國者, 境內之食必貴, 而不
農之徵必多, 市利6 之租必重。則民不得無田, 無田不得不易其
食。食貴則田者利, 田者利則事者眾。食貴, 食不利, 而又重
徵, 則民不得無去其商賈、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盡在於地
利矣。
【譯文】
民眾的國內事務, 沒有什麼比務農更艱苦的了, 所以輕微寬
松的政治措施是不能用來驅使他們去務農的。什麼叫做輕微寬
松的政治措施呢? 那就是指農民貧窮而商人富裕‐‐‐因為那糧
食便宜了錢幣就貴重了, 糧食便宜了農民就貧窮, 錢幣貴重了商
人就富裕; 奢侈品等不重要的生產不受到禁止, 因而做手藝的人
能得利, 而到處遊蕩混飯吃的人很多。所以農民用力最苦, 而獲
得的利益卻很少, 不及商販、做手藝的人。如果能夠使商販、做
手藝的人不增多, 那就是要國家不富, 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
要想靠農業來使自己的國家富起來, 那麼國內的糧食價格必須
昂貴, 而對不務農的人所徵的徭役必須增多, 對市場利潤的稅收
262 商君 子
必須加重。這樣, 那麼民眾就不得不種田, 不種田的人就不得不
購買糧食。糧食昂貴, 那麼種田的人就有利; 種田的人有利, 那
麼去從事農耕的人就會多起來。糧食昂貴, 購買糧食不合算, 而
又加上沉重的賦稅徭役, 那麼民眾就不得不拋棄那經商、賣手藝
的行當而去從事農業生產了。這樣, 民眾的力量就會全花在農
業生產上了。
外內篇之三
【原文】
故為國者, 邊利盡歸於兵, 市利盡歸於農。邊利歸於兵者
強, 市利歸於農者富。故出戰而強、入休而富者, 王也。
【譯文】
治理國家的人, 要把邊境上得到的利益都給戰士, 把市場上
得到的利益都給農民。邊境上的利益歸給戰士的國家就強大,
市場上的利益歸給農民的國家就富裕。出外作戰時兵力強、回
來休整時能致富的國家, 就能稱王天下。
【注釋】
1 奚謂: 什麼叫。
2 威薄: 刑罰輕。
3 辯知者: 指詭辯狡詐的儒家之徒。
4 苦生: 指逃避農戰有受刑罰的恥辱, 因而不願苟且偷生。
5 百石之弩: 古時一石一百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