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悟空南海求菩薩,智取黑熊歸正果(第2/3 頁)
漿漿都流出來了,腔腔頭血直往外飆。菩薩大驚說:“你這個猴子,還是這麼歪!他又沒偷你的袈裟,又跟你認不到,又沒得啥子冤仇,你咋個就把他打死了嘛?”孫行者說:“菩薩,你認不到他。他是那個黑熊精的朋友。他昨天跟一個穿白衣服的秀才,都在芳草坡前頭坐到擺龍門陣。後天是黑熊精的生日,請他們來慶佛衣會。今天他先來拜壽,明天來慶佛衣會,所以我認得到,肯定是今天來替那個妖怪上壽。”菩薩說:“既然是這樣子說,那就算了嘛。”孫行者才去把那個道士提起來看,原來是一隻蒼狼。旁邊那個盤子下頭還有字,刻起的:凌虛子制。
孫行者看到,笑起說:“運氣好!運氣好!老孫也方便了,菩薩也省力了。這個怪叫做不打自招,那個怪今天遭了。”菩薩說:“悟空,這是啥子說法?”孫行者說:“菩薩,我悟空有一句話,叫做將計就計,不曉得菩薩肯不肯依我?”菩薩說:“你說。”孫行者說:“菩薩,你看這個盤子頭是兩粒仙丹,就是我們給那個妖魔的見面禮;這個盤子後頭刻的四個字,說凌虛子制,就是我們跟那個妖魔的暗號。菩薩要是依我的話,我好給你出個主意,也就不用動刀動槍,也不用費力打仗,妖魔馬上就倒黴,佛衣馬上就出現;菩薩要是不依我的話,菩薩往西,我悟空往東,佛衣就當送出去了,唐三藏就白搞一趟。”菩薩笑起說:“你這個猴子嘴巴會說!”孫行者說:“不敢,只是一個主意。”菩薩說:“你這個主意咋個說?”孫行者說:這個盤子上刻那個凌虛子制,想來這個道士就叫凌虛子。菩薩,你要依我的話,就變成這個道士,我把這顆丹吃了一粒,再變一粒出來,稍微大點兒。菩薩你就捧起這個盤子裡頭兩顆仙丹,去給那個妖怪祝壽,把這顆大點兒的拿給那個妖怪。等那個妖怪一口吞下去,老孫就在裡頭搞事情,他要是不肯把佛衣拿出來,老孫就把他的肚腸弄出來,也給他織一件出來。”
菩薩沒得辦法,只得也點了點頭。孫行者笑起說:“咋樣嘛?”那個時候菩薩就用廣大的慈悲心,無邊的法力,億萬的化身,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變成了凌虛仙子:
穿起鶴氅仙風飄飄,好像要飛起來一樣。
臉色蒼老像松柏一樣老,秀麗的顏色從古到今都沒得。
來來去去沒得個定處,就像那樣子又有不同。
總歸都是一個法子,只是隔了個邪身子。
孫行者看到說:“妙哦!妙哦!到底是妖精變的菩薩,還是菩薩變的妖精哦?”菩薩笑起說:“悟空,菩薩和妖精,都是一個念頭。要是說本來的樣子,啥子都沒得。”孫行者心頭一下子就悟了,轉身就變成一粒仙丹:
在盤子頭滾來滾去沒得個定處,圓得很沒得個方的。
三三和勾漏相合,六六跟少翁相應。
像瓦鑠黃金的火焰,牟尼珠白天都在發光。
外面的鉛和汞,不能隨便拿來討論。
孫行者變的那顆丹,始終是稍微大點兒。菩薩認到起,拿了那個玻璃盤子,直接走到妖洞門口看,果然是:
崖深洞險,雲生在嶺上頭;柏樹蒼松樹翠,風在林子頭吹得颯颯響。崖深洞險,確實是妖怪邪物出沒的地方人煙少;柏樹蒼松樹翠,也可以讓神仙真人在這兒隱居修道的情致多。山上有山澗,山澗頭有泉水,潺潺的流水聲像在彈古琴一樣,就可以洗耳朵;崖上有鹿,林子頭有鶴,幽幽的仙樂聲在山間動起來,也可以賞心。這是妖怪神仙有分別降到菩提這兒,宏大的誓言無邊垂下慈悲之心。
菩薩看了,心頭暗喜說:“這個孽畜佔了這個山洞,倒是也有點道的樣子。”所以心頭已經有了慈悲。
走到洞口,只見守洞的小妖些,都有點認得到說:“凌虛仙長來了。”一邊傳訊息,一邊接引。那個妖怪早就迎到二門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